首頁 新聞中心 鎮江新聞 社會圖片

      跟隨社區醫生上門診療

      2013-02-14 17:30 來源:京江晚報 朱浩

      摘要:    正月初四,社區醫生霍迪飛一早就穿著白大褂,來到李家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坐診。

      ?

      霍迪飛為居民量血壓。欒立敏 攝

      記者跟隨胡馨勻診療。欒立敏 攝

      正月初四,不少市民正沉浸在過年休憩調整狀態中,可社區醫生霍迪飛一早就穿著白大褂,來到李家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坐診。作為潤州區黎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設的服務站點之一,李家山社區衛生服務站輻射周邊6000多戶居民,來服務站看病的以中老年人居多,以霍迪飛為代表的“3+X”家庭健康責任團隊的任務就是,接受周邊居民健康方面的急診、治療和咨詢,做好居民們的健康“管理師”。

      除了“找上門”的患者,霍迪飛還帶著“3+X”家庭健康責任團隊醫生“跑上門”,對糖尿病、高血壓這些“慢病”重點人群進行診療服務。昨日上午,記者就跟著“3+X”家庭健康責任團隊一起來到慢性病患者家里,感受他們用貼心優質的服務贏得老百姓口碑的過程。

      贏得居民口碑 大伙信任社區醫生

      “雖然原則上家庭醫生是面向社區所有居民,但因人手和精力有限,大部分區域劃定了重點服務對象,側重于提供慢性病的預防和控制。”霍迪飛告訴記者,此次上門服務的是李家山3區2棟,10戶人家有一半戶都是老年人,都患有常見的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

      帶著居民檔案表和醫藥箱,霍迪飛和醫生胡馨勻、護士陳珊等一行5人先來到居民周永珍家里。“周阿姨,新年好!最近血壓怎么樣了?藥都按時吃了沒?”“哎呀,霍醫生你怎么來了,好久沒見著你了!好幾次去社區服務站碰巧你都下點去了,沒見著你啊!”65歲的周永珍告訴記者,她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70歲的老伴孫玉濤幾年前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作為他們的“簽約”責任醫生,家庭醫生們每個月都會定期上門“管管”他們。

      測量血壓、檢查心臟……做完一系列檢查后,霍醫生表示,兩位老人血壓、心臟一切正常,沒有大礙,只要按時吃藥就行了。“記得按時吃藥,吃藥可比吃飯還重要。”臨走時,霍醫生還讓周永珍近期去社區服務站測一下血糖。

      “這戶人家有高血壓患者,血壓一直不穩定,不知道最近血壓正常沒?”醫生胡馨勻邊向記者介紹情況邊按響了302室的門鈴。

      “胡醫生來了!正好留在我家吃午飯吧!”居民張龍祥熱情邀請道。“我們給劉阿姨量血壓來著,看看穩定沒。”胡馨勻拿出血壓計,給劉心如量血壓。“166/98,怎么血壓還沒有降下來?按時吃藥沒?”“給我看看你吃的降壓藥片”……經過一番仔細詢問,醫生、護士分析,劉心如的血壓高很可能與用藥量有關。胡馨勻建議她要適當加量,按時吃藥。“常到社區服務站去量血壓,要是還沒控制下來,我們好再幫您進行用藥的調整。”

      “相信社區服務站的醫生們,他們不僅病看得好,人也特別好,說話輕聲細語,對老年人特別關心,只要哪里有點不舒服,電話一打,他們就會立刻出現在面前,不管是刮風下雨的白天,還是冰天雪地的夜晚。”張龍祥說,老伴患病多年,在醫生們的治療下,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服務細致入微 當好居民健康顧問

      從李家山3區回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途中,路過的居民見到醫生們,都熱情地打招呼,如同見了親人朋友一般。“他們都是好醫生,我的身體哪不舒服,都到那去檢查。”“我們都相信他們,他們就是我們社區的健康使者。”一路上,記者聽到太多對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的贊譽。而居民對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的滿意和信任,更是源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便捷、細致入微的服務。

      每到一處,胡馨勻都會認真仔細地將居民及時上門診療測量、體檢的結果分別記錄在每戶建立的居民健康檔案上。記者注意到,每一本居民健康檔案上都貼有不同的標簽,有紅色的、黃色的、一條杠、兩條杠……有的一本甚至貼上四個標簽。

      這些標簽都是用來干什么的呢?胡馨勻介紹,這些標簽都是為了區別每戶居民的疾病特征貼的,醫生和護士在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時都得格外細心和注意,如紅色就是代表該家庭有高血壓患者,黃色則是代表糖尿病,綠色則代表是有殘疾人,一條杠則是說明該家庭有60-65歲的老人,兩條杠則是代表65-70歲,三條杠則是代表70歲以上。

      “和居民熟悉之后,他們都把我當自家人,健康方面的問題都會來問我。當好居民的健康守門人,就是我們做家庭醫生的目標和追求。”胡馨勻說,其實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也收獲許多,有的居民們都把自己當做親人、朋友,自己愿意幫助居民提升健康的質量。

      首診留在基層 對病情進行有效干預

      從患者“找上門”到醫生“跑上門”,“3+X”家庭健康責任團隊為社區居民就醫提供了便利,更有效地把患者首診留在基層,通過病癥辨別對病人病情進行有效的干預,及時為居民治病、防病。

      剛結束完上門診療,回到辦公室里坐下沒一會,又陸續來了幾位居民就診。“胡醫生,快來幫我看看,我都拉肚子好多天了,你看看該怎么辦?”67歲的馮女士拉著胡馨勻的手急切地問。“這幾天沒貪嘴吧?先來量量血壓,聽聽心肺。”胡馨勻打開血壓計,邊量血壓邊和馮女士交流。

      說起對社區衛生服務站點的感情,馮女士可是最有感觸的。她告訴記者,自己是住在這兒的“元老級”居民,已有20多年了,李家山這一帶老年人很多,出門公交只有11路,很不方便。老年人身體有點不舒服,小毛小病都習慣先來這兒就診,醫生都會對病情進行分析,難以控制的病情再到大醫院里進行治療。

      “絕大多數的病,都是常見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大體都能初步診療。”黎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欒立敏表示,“3+X”家庭健康責任團隊背后,其實有一個強大的支撐平臺和協同配合的醫療網絡,在一定程度上,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三級醫院專業機構的技術服務協同。通過家庭醫生的觸角,可以為居民順利提供“雙向轉診”等醫療衛生服務,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診療模式。

      “3+X”家庭健康責任團隊發展至今,還有哪些困難亟待解決?欒立敏表示,目前,盡管醫療保險、醫療資源等政策對社區衛生服務已有傾斜,但基層醫療人員還是十分緊缺,一些全科醫生、護士都集中在大醫院,隨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老百姓逐漸認可,門診量日漸增多,期待有更多的全科醫生、護士等專業人才能加入社區衛生醫療行業。

      ■相關鏈接

      下一步的新舉措

      我市探索建立“3+X”家庭健康責任團隊服務新模式,全面推行家庭醫生制度,下一步,還有哪些新舉措?

      一是推行網格化健康管理。以服務片區為對象,在家庭醫生制度的基礎上,構建市級醫療衛生機構、區級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級層級,為家庭醫生更好地開展簽約服務提供有力保障,解決最后一米問題,實現衛生到門口,健康進家庭,康復回社區,全面推動家庭醫生制度向縱深發展。

      二是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標準化建設。為家庭醫生統一配備服裝、電動車、上門服務工具、移動平臺等,使家庭醫生具有統一的形象設計、統一的管理模式、統一的服務理念、統一的工作流程、統一的設備配備、統一的技術指導、統一的交通工具、統一的服裝設計、統一的工作環境,做到“九統一”,著力打造“鎮江模式”家庭醫生服務形象。

      三是健全層級考核制度。實行團隊長、職能科室、中心三級考評制度,建立以工作數量、質量、滿意度為核心的測評考核機制,將家庭醫生制度作為績效工資分配重要依據,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作用,調動家庭醫生做好簽約服務工作積極性。

      四是提升衛生服務能力。從服務對象的需求出發,根據現有資源,組織開展針對性強的業務培訓,創新形式,提高效率,推動家庭醫生和團隊服務工作持續科學發展。

      五是加強宣傳引導。繼續深入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深化服務內容,打造服務品牌,注重運用網上居委會、QQ群、短信通、微博等形式加強與社區居民互動,培育一批骨干志愿者,讓廣大居民主動參與到家庭醫生制度中來。(楊佩佩 整理)

      責任編輯:朱浩

      (原標題:京江晚報)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 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三上悠亚ssⅰn939无码播放| 最近2019中文字幕一页二页|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