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飲食營養和護理
??? 專科醫生:李曉陽 市一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
營養飲食治療是帕金森氏病的輔助治療之一,目的在于維持患者較佳的身體營養狀況,并通過調整飲食,使藥物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多樣可口的食物不但能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的需要,還能使病人享受進餐的愉快。通常每天大約吃300—500克的谷類糧食,300克的蔬菜水果,每天喝1杯牛奶或酸奶,經常適量吃豆類豆制品,每天吃50克低脂肉類和1只雞蛋,每日蛋白質量限量小于70克,用植物油烹調食物,不吃肥肉、葷油和動物內臟。由于帕金森病本身和用藥上的原因,有的患者會出現口干、口渴、眼干的癥狀,每天應該喝6至8杯水及飲品。充足的水分對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利,能防止便秘,多排尿量能減少膀胱和尿道細菌感染的機會。
對咀嚼、吞咽功能障礙者,進食時以坐位為宜,應選擇易咀嚼、易吞咽、高營養、高纖維素的食物。一次進食量要少,并緩慢進食,進餐后喝水,將殘留食物咽下,防止吸入性肺炎。
限制脂肪飲食,因為高脂肪會延遲左旋多巴藥物的吸收。限制蛋白質飲食,是因為蛋白質中一些氨基酸成分會影響左旋多巴藥物進入腦部起作用。為了不影響藥效,左旋多巴類藥物應該在飯前0.5—1小時左右服用。肉類食物可以化整為零分配在一日三餐中,以避免飯后的高蛋白、高脂血癥抑制左旋多巴吸收利用。為了避免影響白天的用藥效果,喝牛奶則安排在晚上睡前,也可以嘗試一天中只在晚餐安排蛋白質食物。
帕金森病晚期,患者可能出現吞咽困難,不能自然咽下唾液,嚴重時可導致進食飲水嗆咳,可能因此反復發生吸入性肺部感染。因行動和平衡障礙,病人坐下后不能自行站立,臥床后不能自行翻身,基本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可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現象,如大小便排泄困難、便秘或尿失禁、直立性低血壓。抑郁癥、癡呆癥狀也屬常見。致使老年病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極度下降,這一時期藥物治療療效有限,如果護理不當會加重殘障和發生繼發性病癥,甚至病情危重。晚期臥床不起病人應勤翻身,在床上做被動活動,以防肌肉攣縮、關節強直、褥瘡等并發癥帶給病人及其家庭更大的痛苦。(朱研 楊泠)
責任編輯: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