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兩位十九大代表頻頻接受采訪
多家媒體把鏡頭對準鎮江
金山網訊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昨天勝利閉幕。大會期間,云集在京的各級各類媒體,頻頻把鏡頭對準鎮江。我市兩位十九大代表——市委書記惠建林和丹陽市供電公司線路二班副班長方美芳,先后接受了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日報、江蘇衛視等中央和省市媒體的多次采訪,透過媒體的鏡頭和文字,宣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發出了獨具魅力的“鎮江聲音”。
十九大期間,惠建林兩次接受人民日報采訪。圍繞“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主題,惠建林接受采訪時談到了我市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根基的經驗做法。他介紹,習近平總書記3年前到鎮江考察時曾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近年來鎮江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動力,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為城鄉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在人民日報關于“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專題訪談中,惠建林談到,十九大報告把發展教育事業提到一個新高度,彰顯了我們黨強烈的使命擔當和誠摯的為民情懷。他介紹,鎮江將繼續加大教育投入,以更大力度保障教育優先發展。要圍繞城市功能分布、人口分布,優化教育布局和資源配置,實現“高水平均衡”。不斷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把好的學風、校風、家風、社風聚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焦點訪談》是央視的王牌欄目。就“新思想引領新時代”主題,惠建林接受該欄目訪談時表示,當前實體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于,要推動企業的整體產業層次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讓產品供給結構與群眾需求、市場需求相匹配適應。他還從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出發,暢談了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在新時代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和關鍵作用。
大會期間,新華日報也多次采訪我市代表。18日大會開幕當天,該報推出“十九大特別報道·現場”。圍繞“踐行‘四有四力’,做忠誠共產黨人”主題,惠建林接受采訪時指出,“四有四力”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素質能力,也是黨性修養的基本要求,表示將帶頭自覺把“四有四力”作為從政的“規矩”和“原則”,做忠誠、干凈、擔當的表率,奮發有為地推動改革發展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步。當天,該報還請惠建林以代表視角解讀大會報告中的“新提法”。談及“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時,惠建林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世業鎮衛生院切入,介紹了我市落實總書記指示,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形成“10分鐘體育健康圈”“15分鐘健康服務圈”等做法。
19日晚,惠建林代表走進新華報業集團北京演播室,接受該集團包括《新華日報》在內的全媒體采訪,從提升發展熱度、健康城市建設、搶抓戰略機遇、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等多個角度,暢談了如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奮力開創新時代鎮江的美好前途。
江蘇衛視也把鏡頭對準我市代表。21日晚,惠建林走進江蘇衛視設在北京的演播室,接受《江蘇新時空·新時代 新使命》欄目訪談。圍繞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主題,惠建林在訪談中指出,把生態文明提升到“千年大計”的高度,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瞻遠矚和博大胸懷。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長期任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久久為功,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十九大期間,來自基層一線的方美芳代表,也多次被媒體聚焦。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等媒體,就不同話題多次采訪方美芳。在接受人民日報有關綠色發展的采訪時,方美芳介紹,電是清潔的二次能源,通過多年努力,江蘇已經實現了港口岸電的江河湖海全覆蓋,電動汽車的服務網絡遍布全省各地,江蘇老百姓逐步用上了“放心電、省錢電、綠色電”。
除了頻頻采訪我市十九大代表,大會期間,媒體還多次聚焦我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其中,《人民日報》用一個整版,專題報道了鎮江全面擘畫“強富美高”新藍圖的生動實踐。(記者 梁和峰)
責任編輯:胡杞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