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產學研”協同發力 徒高橋鎮裘皮產業發展后勁足
本報訊 制樣、裁切、縫合、配底、封膠、包裝……日前,在旺達鞋業創辦人陶桂傳的帶領下,記者全過程參觀了雪地靴從材料到成品的“成長歷程”。
每年7月一過,雪地靴市場逐漸回暖,丹徒區高橋鎮的生產廠家就開始啟動“極速模式”。50萬雙雪地靴訂單讓旺達鞋業始終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加班加點成為常態。“今年形勢明顯好于往年,我們的生產計劃已經排到來年的5月份,明年銷售有望突破億元大關。”陶桂傳自信滿滿地說。作為一家創辦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民營企業,旺達鞋業風雨兼程,一路走來,如今已發展成為年銷售8000多萬元,國外市場占到三分之二以上的外向型企業。
“產銷兩旺”并不是旺達鞋業的“獨家風采”,在素有“中國雪地靴之鄉”美譽的高橋鎮,旺達鞋業的“出色表現”只是該鎮眾多雪地靴企業中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該鎮去年生產各類裘皮鞋1000多萬雙、裘皮服飾10萬件,總產值15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5%;近三年裘皮產業銷售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全鎮目前從事裘皮行業生產、管理、經營、教育、科研等各個方面的在職人員超過萬人。
在陶桂傳看來,高橋鎮裘皮產業這些年來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政產學研”協同發力。據高橋鎮鎮長劉永利介紹,近年來,該鎮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政府引導、院校支撐的合作機制,通過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可持續的“政產學研”合作,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企業和產業聚集,為做大做強裘皮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劉永利的案頭有一份高橋鎮裘皮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明確了該鎮今后產業發展的目標定位、發展思路及轉型路徑:到2020年,形成裘皮原料產業、裘皮服裝制造產業和鞋靴制造業及配套服務業有規模且產業鏈較完整的現代化裘皮及鞋靴產業體系;建成區域一流、國內知名、特色鮮明的現代化裘皮及鞋靴產業集群。劉永利告訴記者,2014年,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府的規劃職能,引導裘皮產業向集中集聚集約方向發展,高橋鎮委托四川大學編制了這份產業發展規劃,如今已成為政府指導、調控、統籌產業發展的“作戰地圖”,同時也是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發動機”。
“政產學研”相結合打通了科技成果轉化通道。今年上半年,旺達鞋業研發的“純羊毛休閑鞋”獲得了國際羊毛局授權,隨之而來的是美國市場15萬雙的訂單。陶桂傳告訴記者,企業很早就與揚州大學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陶桂傳本人還身兼揚州大學的客座教授,與高校“牽手”有力地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的建立,有效促進高校和企業之間科技成果的轉化,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高橋鎮雪地靴協會會長陳德喜認為,在“政產學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據介紹,在品牌創建和培育方面,該鎮引導本地規模企業尋求與國內知名鞋企、知名品牌合作,促成 “達芙妮”“千百度”品牌的落地;完成了“電子商務示范鎮”“電子商務示范村”的創建工作;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皮革協會聯合授予 “中國雪地靴之鄉·高橋”榮譽稱號。
此外,針對企業用工成本不斷加大,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利潤空間壓縮嚴重等發展難題,高橋鎮黨委、政府切實加強裘皮鞋業商會組織建設,協調區域內企業統一價格,規范用工,抱團發展;通過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 深交會”走出去搶抓訂單;根據企業的生產能力,在內部進行訂單調劑,使各類企業開足馬力,實現滿負荷生產。據介紹,該鎮正在加快裘皮專業交易市場規劃和建設,打造服務平臺,有效促進全鎮裘皮及鞋靴產業的集聚,為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提供全流程服務支持。(周蓓玉 陸萍 崔寧華)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