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辰:柔性援疆,推動四師醫院重癥醫學科走在伊犁州前列
援疆,不只是“詩與遠方”,更是舍家報國、忠誠擔當,團結奉獻、創新奮進的家國情懷。
三年的柔性援疆一轉眼就過去了,回顧這段難忘的日子,仍然令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金兆辰心潮起伏。
新疆人民的博大胸懷如同廣袤的邊疆大地,深深地吸引著他,邊民的熱情豪放讓他久久不能忘卻。同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醫院醫務人員短缺的情況也令他牽腸掛肚,面對四師衛健委和醫院領導的殷切期盼,盡管家中有兩位近90歲的老人,妻子也體弱多病,他仍然克服困難慨然應允來伊柔性相助。
遠程施教負生命之重
2018年12月6日,四師醫院收治了一例禽流感并發重癥AR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入院很快就氣管插管行有創通氣,但病人仍然呼吸困難,氧合指數僅有139(正常人大于400),呼吸頻率高達38次/分,影像學兩肺大片致密影,呈重力依賴性,循環也不穩定,需要升壓藥維持。四師醫生在院領導的指揮下,多學科協同,已經進行了積極搶救,做了許多工作,但效果仍不理想。
此時,王仕明副院長的緊急求援電話打給遠在鎮江的金兆辰。獲悉這一情況后,金兆辰進一步了解了前期的搶救措施和治療反應,在原有治療的基礎上,他提出立即俯臥位通氣、嚴格限制液體,保持液體的負平衡、大劑量維生素C等綜合處理。
隨著這些措施的實施,病人的情況出現了奇跡般的改善,氧合逐漸回升,對呼吸機的依賴下降。此后每天金兆辰都和主治醫生熱線不斷,最終在四師醫院重癥人歷經38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下,病人痊愈出院。
羊水栓塞發病率約為3/百萬活產,病死率高達80%,且死亡多發生于最初的數小時內,是產科嚴重并發癥,如果不能及時有效處理,必然產生難以挽回的后果。
在金兆辰柔性援疆期間的2019年7月8日,正在四師醫院重癥醫學科的鎮江句容援疆專家李德勇主任突然打電話給金兆辰說,有一個蒙古族產婦,剖宮產后突然出現雙上肢抽搐,意識喪失,繼而迅速出現低血壓和呼吸困難,隨后發生呼吸心跳驟停。在參與搶救的產科醫護人員和其他科的專家努力下,病人心跳回來了,但是對引起這一突發情況的原因,大家意見紛紛,難下定論,更重要的是,產婦尚未脫險,仍然意識不清,呼吸需要依靠呼吸機,血壓仍然需要大劑量升壓藥維持,后續如何處理方向不明,產婦很可能會再次陷入危象。
金兆辰翻看了幾分鐘前李德勇發來的微信,又電話了解病人的其他情況后,當即作出羊水栓塞的診斷,并提出繼續原有的呼吸循環支持、高度關注凝血功能障礙的防治,立即使用肝素抗凝,同時補充凝血物質、應用罌粟堿解除肺動脈高壓、適當使用糖皮質激素、有條件時進行床旁心臟彩超檢查等一系列救治措施。
次日,金兆辰應邀放下手中的繁忙工作,連夜趕赴伊犁,下飛機后立即奔赴ICU病房看望產婦,隨后在醫院舉行了一個關于羊水栓塞的診斷、鑒別診斷和救治流程的講座,使四師醫院醫務人員對這一產科重癥有了進一步了解。
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在三年柔性援疆期間,金兆辰累計舉辦了院內、科內講座十多場。只要他在伊犁,每遇疑難病例討論或死亡病例分析,他都能運用幾十年行醫積累的經驗和知識,從病理生理到臨床表現,從診斷到處理,娓娓道來,使參與者獲益。
在四師醫院日常工作中,不論是每天結合具體病人的教學查房,還是院內會診的分析,他都能使病人的診斷得以明確,或者診療更加合理和規范,提高了搶救成功率,讓大家領略到援疆專家的風采。
針對四師醫院急診科力量相對薄弱這一現狀,金兆辰向四師醫院黨委提出將急診科并入重癥醫學科,建設大重癥醫學科的建議。同時,選配得力骨干擔任急診科領導,將急診科和重癥醫學科醫務人員聯動、輪轉,既提高了醫療質量,讓危重患者第一時間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又使大家獲得感和成就感大大提高。
他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積極壯大四師重癥醫學科人才隊伍,充分發揮其他援疆人才“傳幫帶”作用,進行一對一值班、一幫一共同進步,讓重癥新兵在日常工作中耳濡目染,得到快速成長。
在他的推動下,重癥醫學科開展了床旁微創氣管切開術、俯臥位通氣、保護性通氣策略、床旁超聲在重癥醫學的應用、鼻空腸管腸內營養的實施等新技術新項目,使四師醫院重癥醫學科走在伊犁州重癥的前列。
三年的援疆雖然到期了,但四師重癥與鎮江一院重癥人的互幫互助遠未結束。近期先后有兩位四師醫院的醫師去鎮江一院重癥醫學科短期進修,四師醫院又成立了金兆辰教授工作室,不久將申報兩項師級科研項目。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合作,將使四師醫院重癥醫學科在醫療和科研雙引擎的驅動下,更好地造福邊疆各族人民。
就是這樣一批又一批,越千里長路而來的援疆醫生,他們竭盡所能為受援地奉上時間、精力和赤子之心,而每一個與他們接觸過的人,都能說出一段長長的故事……(資料來源丨江蘇援疆伊犁)
責任編輯:殷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