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企業的“環保足跡” 實現了經濟效益和污染治理的雙贏
2016年,自籌2000余萬元籌建表面處理服務中心,實現區域污染集中治理,有效緩解當地企業所需的表面處理工藝帶來的環境壓力;同年建立水質實驗室,對外排廢水按批次進行檢測,確保檢測合格后再排入管網;2018年起,先后投入300余萬元對廠區內的雨污分流管道進行整治,確保不讓一滴污水流入周邊水域;2020年,自籌400余萬元對原有的污水處理設備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并于2021年12月投入使用,只為更好的服務園區,減輕園區環保壓力。
以上就是江蘇圖南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的環保足跡。環保足跡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籌建表面處理服務中心,實現區域污染集中治理,有效解決分散企業酸洗廢水污染問題,切實改善園區及周邊生態環境。
籌建表面處理服務中心項目是我市首批綠島項目之一。那么,何為“綠島”項目?
據了解,江蘇擁有超300萬個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是江蘇市場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產業體系的組成要件,在促進江蘇經濟增長、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深入推進,以及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與環境需求,一些中小企業面臨的環保挑戰日益嚴峻。“綠島”項目建設思想就是針對這一情況應運而生。
2020年2月,江蘇將共享理念融入環保治污領域,由政府投資或政府組織多元投資,配套建有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實現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降低中小微市場主體治污成本,有效推動助企紓困。該項目也使得江蘇成為全國首個在全省范圍內探索“集約建設、共享治污”模式的省份。
作為我市首批綠島項目,鎮江丹陽市東部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表面處理服務中心項目由丹陽新材料產業園內江蘇圖南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為產業園區及周邊區域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溫合金材料表面處理服務。該表面處理服務中心能夠統一收集、治理高溫合金材料表面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降低中小企業污染治理成本,有效解決分散企業酸洗廢水污染問題,切實改善園區及周邊生態環境。
圖南合金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項目總投資2300余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063.39萬元。項目由全自動絲材堿煮堿爆生產線、全自動酸洗生產線、半自動管材生產線、廢酸回收裝置及污水處理站組成,針對合金材料表面處理廢水成分復雜、治理難度大、處理成本高等特征,對原有的廢水處理站和處理工藝進行了技術改造,新增高濃度廢水處理反應釜、一體化除鎳、一體化除氮脫碳等裝置,提高廢水處理效率。“建成后可形成年處理10000噸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的表面處理能力,可以為園區內60余家從事合金材料的企業提供服務。”
此外,通過對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調整處理藥劑比例、調控環境溫度等技術手段,圖南合金將傳統高溫合金材料表面處理工藝的物料損耗率從原有的6%降至3%,減少了合金材料的損耗,降低客戶的損失。同時,通過分質處理、樹脂吸附、蒸發冷凝等技術,配套建設全自動處理裝置,實現廢酸回收率66%以上,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和治理成本,實現了經濟效益和污染治理的雙贏。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部門了解到,在綠島建設上,我市高度重視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平衡,率先推動綠島試點、綠色金融“兩綠融合”,幫助6家首批綠島試點企業爭取環保貸授信貸款1.35億元。配套制訂市級貼息政策,使實際融資成本降低至3%,從實處推動綠島建設,讓“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理念穩步落地,充分發揮生態環保公共基礎設施的優越性。(全媒體記者 單杉 通訊員 李媛)
責任編輯:耿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