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開展主題義診,提醒患者謹防“踩雷”
控制銀屑病,規范治療是正道
金山網訊 今年10月29日是第20個“世界銀屑病日”。10月28日,市一院開展主題義診活動,為市民提供健康科普和答疑服務,幫助人們樹立對銀屑病的正確認識,給予銀屑病患者更多關注與尊重。專家提醒,銀屑病尚無根治之法,患者不可輕信小廣告,以防“踩雷”,加重病情。
10月28日上午9時左右,在市一院門診大廳,由皮膚性病科主任丁克云等組成的專家團隊,為患者進行免費義診。針對每一位咨詢者提出的不同問題,專家均給出了個體化的“解題方法”。
市民周剛(化名)患銀屑病40多年來,嘗試過不少中醫、西醫療法,雖有效果,但一直“治標不治本”,仍會復發。多年來,為了找到效果更佳、癥狀控制時間更長的治療方法,他常常奔波在尋醫問藥的路上。
對比以往就診排長隊的場景,這次義診給了周剛不一樣的感受:無需掛號繳費、不用排隊,可以不限時與專家充分溝通病情,聽專家對自己的生活飲食方式“查缺補漏”,他相當滿意。
周剛的患病經歷,反映出銀屑病的“主打”特點:系統性、炎癥性、“終身制”、易復發,正因這些特點,這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又有“無法根治的‘慢性癌癥’”之稱。丁克云介紹,銀屑病即人們常說的“牛皮癬”,從經常被人提及,可見其發病率不低,在市一院皮膚性病科門診,因銀屑病就診的患者占比達5%-6%。
“祖傳秘方,藥到病除。”“××藥物,是根除牛皮癬的唯一手段。”“一個療程包好,永不復發”……看到類似的小廣告,不少長期遭受銀屑病折磨的患者,很難不動心。但專家的提醒,則給“蠢蠢欲動”的患者們以及時提醒。丁克云表示,銀屑病分為尋常型、關節型、紅皮病型、膿皰型四種表現形式,其中以尋常型最為多見。但由于不規范的治療,如長期使用激素或使用安全性不明的藥物,患者病情可能會轉變為紅皮病型或膿皰型,嚴重的或將致命。
目前,專家正努力攻克銀屑病,近年來也陸續有正規藥物相繼問世,但由于致病原因不明,該病尚無法根治。不過,丁克云也告訴銀屑病患者,當前,可供不同病情的銀屑病患者選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比如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物理治療、生物制劑等,只要接受規范治療,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
“銀屑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秋冬是高發季節。”丁克云提醒,為最大限度避免銀屑病發作,從可控因素入手,要盡量保持心情舒暢,注意預防感冒,少食海鮮、牛肉、羊肉等辛辣刺激之物,避免煙酒。對于用藥期患者來說,用藥量及用藥時間均嚴格遵醫囑,同時注意皮損變化,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診。(楊泠 悅之 朱研)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