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市場不“零碎”,民生福祉抓“點滴”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加強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的通知》。不久前,江蘇省也出臺了《江蘇省規范化零工市場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建設標準(試行)》。
近年來,伴隨著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的不斷發展,就業形式、勞動關系也衍生出新形態。無論是外賣送餐員、代駕、網約車司機,還是平臺主播、短視頻作者、企業共享員工,大量時間自由、靈活性強的崗位不斷涌現。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國內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以中國將近9億勞動人口來看,意味著每5個勞動人口當中,至少就有1人在打零工。可見,零工市場是個大市場。江蘇省人社廳4月12日發布消息,今年一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32.7萬人、同比增長3.5%,占全國總量超1/10。這當中,零工市場的就業是其中之一。換句話說,零工市場是就業市場的重要補充。
做大零工市場“盤子”,充分提高民生福祉。過去,在人們的印象中,零工市場并不被人們看好,務工者都是“路邊蹲”,散兵游勇。一些打工者在車站、碼頭、立交橋下、城鄉接合部以及一些人流密集的地方,帶著工具、舉著牌子,在路邊等生意找上門。這樣的市場環境并不符合當下社會對零工勞動的需要。對零工市場的就業情況,其實社會是有需求的,市場也有需要,但零工市場人才短缺,服務不到位,消費者不滿意,甚至在服務當中因為用工、待遇等方面發生糾紛。
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堅持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多渠道擴大就業,提高就業質量。政府相關部門要聯合中介機構對零工市場的用工需求進行摸底,真正摸清一個地方零工市場到底有多大,需求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只有真正認清零工市場的整體狀況,才能有的放矢的加強引導。同時,各地要將零工市場納入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從服務功能、建設布局、運行模式、服務能力等方面重點發力,全方位加強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
零工市場不“零碎”,民生福祉要抓“點滴”。靈活就業是就業的重要渠道,對于穩定和擴大就業具有重要意義。保障就業是重要的民生舉措,零工市場是個就業大市場,不可等閑視之。我們要做好零工市場是篇民生大文章。為此,我們要強化零工市場信息引導。下一步,我們要通過工會等相關機構對零工市場上的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提高他們適應零工市場就業的技能,從而真正以自己高質量的服務讓消費者滿意。(金勝)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