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備擔”給小微企業筑牢“硬支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前,中小微企業對設備更新有需求,但采購設備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怎么破解?江蘇適時將“設備擔”政策擴圍優化,覆蓋省內所有中小微企業,用更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業設備更新,破解企業購置、更新、改造生產設備過程中的貸款難問題,讓更多中小微企業獲益。
作為制造業大省,近年來, 江蘇數字技術和節能技術進步較快,企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加快,亟需更新老舊設備,但囿于設備更新投入大,企業有想法卻不敢動。為此,江蘇適時將“設備擔”政策擴圍優化,猶如一場及時雨,解決廣大中小微企業設備更新的真實需求,解決企業發展的燃眉之急。
用“見貸即擔”“見擔速貸”響應小微企業“短期、小額、急迫”的設備購置貸款需求。僅用5天時間,就解決了騰沅機械科技有限公司300萬元的設備采購款,僅用4天時間就為江蘇潤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發放了950萬元“設備擔”貸款,用于購置企業數控外螺紋磨床。這兩家公司,一家是亟需新設備擴大產能,完成外貿訂單,一家是亟需新設備為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自動化等高新技術行業提供新產品。面對中小微企業的“剛需”,“見貸即擔”“見擔速貸”簡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發揮了托底作用,打通了設備更新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對于企業而言,先進的設備是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然而,購置新設備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對于許多企業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江蘇推出“設備擔”,為企業提供了專門用于設備購置和更新的資金支持,使企業能夠在資金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實現設備的現代化和智能化改造。通過“設備擔”,企業能夠引進更先進、更高效的生產設備,采用最新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這有助于江蘇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向中高端邁進,增強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創新的主角是企業,對于具有成長性的中小微企業,更需要政策和服務的“精準滴灌”。“設備擔”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中小微企業設備更新,促進投資擴產,驅動制造升級,實現金融政策對中小微企業的精準“滴灌”,有助于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擁有了新設備的支持,企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嘗試,開發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和新技術。這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也為江蘇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
“免申即享”“先預撥、后結算”讓“設備擔”既好用,又實用,這是一項具有創新性和實效性的政策舉措,為一大批“設備更新有需求、產業發展有潛力”的企業,筑牢融資擔保信用的“硬支撐”。(江風)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