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鎮江 綠色涌動丨水利賦能,句容實現“生態”和“經濟”雙向奔赴
綠水豐漣漪,青山多繡綺。秋天的句容美不勝收,句容之美,美在群山層林盡染,美在小河清澈見底。句容因水而生,近年來有了水利賦能,句容更是向水而美,借水而富?,F如今,在句容,一個個水利工程還在加速推進,“生態”和“經濟”不斷上演雙向奔赴。
秋風送爽,行走在句容華陽街道萬家河親水步道上,周圍居民對河畔風景贊不絕口。萬家河從“黑臭”到“綠美”的變身過程,正是水利賦能的生動縮影。
句容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寬度深淺不一,先前的萬家河雜草叢生,淤塞嚴重,汛期行洪不暢、漫頂現象經常發生,再加上周邊小區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水質常年處于劣V類。
2018年起,句容市華陽街道對萬家河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對周邊雨污分流改造及兩岸景觀綠化進行提升,并通過生態治理進行水生態修復,從而保持水質的穩定。如今的萬家河里,已構建起“食藻蟲—沉水植物—水生動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統,通過蟲吃藻、魚吃蟲、草凈化的模式,打通生態鏈,恢復水體自凈能力,實現水體水質持續改善及水環境的提升。
萬家河還成功入選江蘇省幸福河湖典型案例。
近年來,句容積極探索,主動創新,通過“六大舉措”,讓建設“幸福河湖”,提升城市品質的愿望真正落地。工作人員介紹說,句容通過建立“黨建+護河”聯盟,強化部門與板塊聯合發揮河湖長作用,協力破解水環境治理難題。創新管理機制,推進河湖周邊縣市跨界河道聯合共治,鎮村跨界河湖協同共治。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加入,聘任企業、教師、警察、水利退休專家等各類民間河長32名,開展植樹、戶外跑、清理垃圾等公益活動,通過推動全民治水,切實提升河湖治理效能。年底前建成幸福河湖23條,推動幸福河湖建設成果惠及更多群眾,真正做到還岸于民、還綠于民。著力提升水體自凈能力,開展生態河道建設、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完成23公里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創成2個省級生態清潔小流域。開展水利遺產調查與保護,推進赤山湖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有效提升了“美麗句容”城市招引力。
打造幸福河湖的同時,句容還通過構建“現代水網”,呵護城市安全。
近年來,句容實施了赤山湖蓄滯洪區、赤山湖內湖堤防加固、句容河上段整治、侖山水庫除險加固等項目,為當地水生態良性循環打開“閥門”。今年,句容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多措并舉構建“現代水網”,重點開展的句容河綜合整治工程,估算投資1.54億元,項目完成后將促使句容市的“母親河”——句容河發生質的改變。同時還將完成侖山、二圣、下蔭補水泵站建設,實現全市水系連通調度,為防止建設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句容將同步實行科學調水補水。
“美麗河湖”催生“美麗經濟”,今年,句容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圍繞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以行政村為單元加大美麗移民鄉村建設力度,在寶華、華陽、邊城等地開展美麗移民鄉村建設,改善河湖沿岸村落生態環境,打造更多美麗移民鄉村建設亮點示范,讓越來越多的移民村莊轉變成宜業宜居宜游的新家園。實施了一批灌溉薄弱片區整治工程,包括后白鎮泵站改造、下蜀鎮泵站改造等項目,為句容葡萄、稻米等眾多農業特色項目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有力推動了生態種植業、農村旅游業發展,擴大了“句容福魚”品牌影響力,帶動全市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通過激發水利紅利,生態價值有效轉化為經濟價值,水利惠民成效越來越顯著,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越來越強。”提及“生態”與“經濟”的雙向奔赴,工作人員滿臉笑意。(單杉 李媛)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