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越來越多!10年來,鎮江能耗強度下降38%,PM2.5年均濃度下降48.6%
鎮江,因江而名、依江而興,擁有豐富的長江岸線資源,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更肩負守護長江生態屏障的重任。近年來,鎮江統籌推進長江保護修復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經濟加快發展。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這樣一組數據:十年來,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環境質量改善也很顯著:能耗強度下降38%,2013年至2023年,PM2.5年均濃度下降48.6%,優良天數比率提升15.9個百分點。2020年以來,全市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保持100%。
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市“四方發力”,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鎮江在青山綠水間加速奔跑。
“通過強化組織領導,我們積極打好長江保護主動戰。”工作人員介紹說,十年來,我市積極做好抓責任強落實、抓規劃強引領、抓法治強約束等各方面工作。
與此同時,我市突出真抓實改,打好問題整改殲滅戰。通過建立定期調度、會辦交辦、督查通報三項機制,逐項對照落實,逐條把關過堂,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徹底整改。“我們還以反饋問題為警示,舉一反三開展長江岸線保護、黑臭水體治理、藍天保衛戰、打擊固廢非法傾倒、工業‘散亂污’企業整治五大專項行動,力求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問題。”工作人員介紹說。
在世業鎮,通過重點實施生態綠色工程、水系改造工程、污水處理提升工程等,江島水鄉特色愈發顯現。
世業鎮是亮點,也是縮影。近年來,我市堅持標本兼治,打好專項行動系統戰。工作人員介紹,我市統籌推進長江污染治理“4+1”工程,由重點區域向全域覆蓋延伸、從攻克頑疾向深度治理拓展。
城鎮污水垃圾污染處理方面,我市加快推進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和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及海綿建設完善工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全市居民小區基本實現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全覆蓋。化工污染治理方面,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破解“化工圍江”難題,落實“一企一策”處置意見,2017年啟動新一輪整治以來,累計整治關停化工企業131家,拆除和修復面積近300萬平方米,目前全市化工生產企業數縮減至79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方面,2016年以來,全市共關閉搬遷禁養區養殖場(戶)795家,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市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逐年下降。船舶港口污染治理方面,完成船舶污染物港口接收設施建設任務,實現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接收設施全覆蓋,我市“船—港—城”一體化綜合治理模式得到交通運輸部充分肯定。尾礦庫污染治理方面,全面完成6家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環境應急預案制定,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
在諫壁電廠的萬噸碼頭,抑制塵卸船機格外醒目。隨著2023年,該設備的成功投運,卸船機碼頭主要揚塵排放指標下降了90%,抑塵效果達行業領先水平。除了發電廠的應用,這項技術還推廣到了散貨碼頭、礦山等場景。
我市不斷加快轉型升級,打好產業發展提升戰。嚴格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有效提升沿江產業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
“近三年累計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1337家。”工作人員介紹說,在市級層面還建立“兩高”項目能耗替代指標交易機制,有效保障了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合理用能需求。此外,通過著力建設現代園區,著力培育主導產業,著力推動數字賦能,著力優化能源結構,我市正努力打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為高質量發展贏得主動權。(單杉 李媛)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