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篤行,勾畫“強富美高”實景圖
——今年以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述評
金山網訊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倏忽又是一年。
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江蘇擘畫的宏偉藍圖。今年以來,全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緊扣“強富美高”發展指向,以大地作紙、汗水當墨、奮斗為筆,奮力書寫更有發展熱度、更富民生溫度、更具生態靚度、更顯文明高度的時代答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鎮江新實踐中加快展現“鎮江很有前途”的現實模樣。
改革創新 激發經濟內生動力
產業強市,一以貫之篤行不怠。改革創新,縱深推進蹄疾步穩。
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今年我市錨定創新引領產業強市,加快推進國資國企、開發園區、營商環境、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健全培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體制機制。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持續打通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產業鏈群建設、“鎮合意”營商環境建設等堵點卡點,以全面深化改革新成效新突破,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借力新型工業化,鎮江突出抓好“四群八鏈”主導產業和“876”創新引領工程,一體推進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傳統產業煥新,加速“智改、數轉、網聯”進程,加快數實融合步伐,到“十四五”末,計劃形成4至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鉚足干勁發展新質生產力,目標愿景清晰明確——打造特色領域有競爭力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地、科技創新策源地、產業發展新高地。
在這片創新創業的沃土上,新興產業生機勃發,未來產業破土萌芽,傳統產業老樹開花——
專注人工智能,江蘇金海星導航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交通運輸動態安全領域的專屬AI大模型,以數智賦能交通運輸安全高質量發展;
深耕儲能產業,江蘇遠信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平均每天出貨量達15兆瓦時,預計今年出貨量超3.5吉瓦時;
……
心無旁騖抓產業,凝心聚力謀項目。哈電儲能技術創新產業基地二期項目主廠房今年8月完成封閉施工,這個總投資20億元的省重大項目加速落地見效。
哈汽重燃及核電裝備生產制造基地項目順利取得施工許可證,3小時內“五證聯發”,實現“拿地即開工”。
扭住產業牛鼻子,簽約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快竣工、竣工項目快投產。統計顯示,1至11月份,重大項目建設不斷刷新“進度條”,完成投資均大幅超序時,創近年來最佳。新建項目三季度已全部實現開工,開工率100%。鎮江重大產業項目現場處處一派熱力四射、熱氣蒸騰的生動景象。
汲取改革之力,深扎實體之根,勇攀創新之峰,產業科技加速融合、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鎮江“經濟強”的基礎不斷夯實。
改善民生 幸福看得見摸得著
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鎮江全方位提升百姓生活品質,重構城鄉關系、區域格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生實事項目涉及千家萬戶,事關民生福祉。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開發6600個青年就業見習崗位”列入今年全市民生實事項目。我市積極推進實施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深入挖掘優質就業見習崗位資源,拓展青年見習空間。截至目前,全市共開發青年就業見習崗位12262個,吸納4608人參加見習。
今年以來,各級、各部門把為民辦實事項目作為“必答題”,不斷提升民生實事項目實施質效——
團市委、市慈善總會共同建設100間夢想小屋,已全部完工;100個愛心暑托班辦班點已全部結業;全市完成宮頸癌篩查7.7萬人、乳腺癌篩查7.7萬人,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現在不管去市里還是去別的城市都方便,一些常見病反而不用出島看醫生了”,這是世業鎮居民的真實心聲。從起初只能解決村民頭疼腦熱的基礎疾患,到如今擁有8個全科門診,世業鎮衛生院首診率達到84.1%,真正成了島上8000余名常住人口的貼心“醫”靠。
透過持續深化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扎實推進醫聯體建設,全市聯動開設聯合門診,135個“全科-專科聯合門診”讓城鄉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
全年七成以上的財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樹牢為民造福的政績觀,鎮江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年度12大類40項民生實事辦實辦好。民生實事項目的落地生效,讓百姓的幸福“看得見、摸得著”。
從深化城鄉統籌,到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城鄉居民分享到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城鄉融合發展成效顯著,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82:1,差距逐步縮小。
逐綠前行 美麗鎮江舒展畫卷
澄澈的湖面上,小天鵝迎著夕陽的余暉優雅游弋,潔白的羽毛與波光粼粼的湖水相互映襯,如詩如畫,美不勝收。從今年的11月初到現在,連續五批、共480余只小天鵝造訪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刷新了赤山湖有記錄以來的小天鵝單年到訪數量。
這一幕幕野趣橫生的場景,也在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丹徒高橋鎮多處江灘陸續上演,成為攝影愛好者鏡頭捕捉的焦點。
堅定不移走好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鎮江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低碳城市發展愿景持續鋪陳,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鎮江畫卷徐徐展開。
9月,句容抽水蓄能電站1號機組正式運行,創下了“世界最高抽水蓄能電站大壩”“世界最高瀝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世界最大規模庫盆填筑工程”3項世界之最。青山綠水變身超級“綠色充電寶”,鎮江為低碳發展貢獻綠色新方案。
深挖生態價值,精心勾勒綠美畫卷,統籌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全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聚力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加快發展抽水蓄能、光伏等綠色電力,為高質量發展贏得主動權。
工廠是制造業的生產單元,更是綠色制造的實施主體。我市一貫把綠色工廠培育作為推進工業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國家級綠色工廠中節能太陽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M3組件車間,一排排行業領先的精密設備在智能化平臺加持下高速運轉。“改造提升后的M3組件車間組件轉換效率達到25%。組件的功率輸出提高到660瓦,功率提升非常明顯。”公司組件車間生產主管介紹。
綠色制造體系向“新”而行、迅速壯大,為工業綠色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綠色轉型之路越走越堅定,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綠水青山觸目可及,美麗鎮江可觀可感。
以文化人 持續厚植精神底蘊
文明是社會最鮮亮的底色。建設文化強市,激發創新創造,離不開潤物無聲的文明滋養。
清曲說唱《把成績寫在大地上》將趙亞夫、糜林和魏巧等農業科技工作者投身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的故事娓娓道來;小品《拜師學藝 圓夢燈彩》則展現了鎮江在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秦淮花燈方面的扎實行動……
近日,一場場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的全市“新思想文藝課堂”文明實踐主題活動走進城鄉各地,用群眾語言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生動闡釋新思想、新理論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讓廣大人民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精神文明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文明實踐“四季歌”越唱越響亮,從煦暖春日的“春風行動”,到火熱暑期的“點亮星夜”,再到精心開展的“溫暖秋冬”,量身定制的主題項目和創新場景,持續推動鎮江文明實踐“四季常新”。
文明“種子”悄然萌發,文明之花璀璨綻放。今年以來,我市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持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透過清明節、“520”、畢業季等特殊時間節點舉辦的主題活動,以及精心策劃文明實踐集體婚禮等,因地制宜繪制“移風易俗”文化墻,不斷厚植社會風尚。
以文潤城,以文惠民。書香鎮江建設深入推進,在2023年建成20個文心書坊基礎上,今年繼續在公共場所成功打造9個文心書坊閱讀新空間,持續濃厚全社會“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的良好氛圍。擴充文化指導師隊伍,推動文化指導師由城區向全市658個村(社區)延伸。從小劇場到文博新館,從文旅驛站到非遺守望空間,再到藝術轉角,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遍布城鄉大地,精準對接基層需求,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
潛移默化、入腦入心,加快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不斷增強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文化強市建設躍上新臺階。
奮楫揚帆風正勁,改革創新譜新篇。昂首闊步的鎮江在“強富美高”的道路上加速奔跑,“經濟強”的實力更加彰顯、“百姓富”的成果更加豐碩、“環境美”的色彩更加絢麗、“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標識更加鮮明,“鎮江很有前途”的美好愿景日益跑進現實。(記者 陳志奎)
責任編輯:臧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