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非法捕撈長江刀魚 撒下漁網變“法網”
金山網訊 “長江三鮮”之一的長江刀魚因其鮮美的味道和獨特的口感備受食客追捧,曾因過度捕撈一度瀕臨滅絕。長江禁漁政策實施后,刀魚數量逐步恢復。然而,仍有一些盜捕者無視禁漁法規,為了牟取暴利鋌而走險。近期,潤州區檢察院就辦理了一起非法捕撈長江刀魚的公益訴訟案件。
2023年4月29日,民警接到群眾舉報,有人在販賣長江刀魚。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民警在鎮揚汽渡查獲了一輛面包車,車上有刀魚63條,司機張某稱這些刀魚都是從他人處購得。經漁政部門鑒定,其中48條刀魚為長江刀魚。通過層層追查,公安機關最終確定了該批刀魚的來源為徐某。
徐某被抓獲歸案后,對于自己捕撈刀魚的事實供認不諱。據徐某交代,他在揚州做木工,有時會捕魚出售補貼家用。2023年4月16日至4月29日,他使用單層絲網捕撈長江刀魚10多次,捕獲刀魚48斤,出售后獲利7000多元。同時,公安機關還查到,早在2022年,徐某就在長江安全警戒區內拉網捕魚40余次,非法獲利11623元。
為進一步確定徐某使用的絲網是否屬于禁用漁具,經委托鎮江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對絲網進行鑒定,徐某使用的三層絲網為三重刺網,使用的單層絲網的網眼小于1.5厘米,根據《農業農村部關于發布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用漁具的通告》(農業農村部通告[2021]4號),三重刺網和單片刺網(網目內徑小于60毫米)均屬于禁用漁具。
徐某在長江禁漁期使用禁用工具捕撈水產品,破壞長江水域水生生物資源,涉嫌犯罪,除了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外,還需對造成的生態破壞進行賠償。
檢察官介紹,近日潤州區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當中。(王昕怡 記者 董禮)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