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讓社區服務提質增效
金山網訊 “謝謝社區的工作人員每周都來看我,我在這里過得很好,祝你們越來越好!”近日,在京峴山老年公寓內,健康路街道石馬灣社區的失獨老人束奶奶說。束奶奶在社區十余年不間斷的關懷之下,身體和精神狀況都保持得很好。
據石馬灣社區黨委負責人介紹,社區近年來始終堅持“發現問題往深里走”“服務居民往實里走”“真情關切往心里走”的服務理念,“從心出發 以愛詮釋”,關注特殊群體。
近日,在夢溪嘉苑小區,社區正聯同物業開展老舊電梯換新前的入戶調查和準備工作,協力促成電梯換新;在桃花塢七區,社區聯系專業人員砍掉有隱患的老樹干,解決了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
記者了解到,社區與京口區史志辦、區紅十字會、京口大潤發、江蘇萬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建單位黨組織深化黨建聯建,推動基層治理由“單兵作戰”變為“協同共治”。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社區將黨建聯建單位相關服務力量擴充到“精網微格”隊伍中;社區還創新工作方法,與市場化物業公司共同探索“網格+物業”新模式。今年以來,社區累計對“飛線”充電、電動車亂停放、店外雜物堆放等情況進行綜合整治十余次,營造了安全的社區環境。
每季度,社區安全員都會按照網格劃分,對轄區社會面小場所進行安全巡查。除了檢查有無違規操作導致的安全隱患之外,安全員還要向商戶們科普最新的安全生產知識。“社區安全員經常來店里排查安全隱患,教我們如何進行安全自查,逢年過節時還給我們發放節假日防火用電《安全公約》。”石馬灣社區小路口一家沿街店鋪的店主臧先生說。
近年來,社區通過黨建引領讓服務提質增效。去年以來,社區通過走訪巡查,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87條,召開議事協調會議6次,解決集中反映問題50余條。
辦好居民大大小小的事,需要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社區成立“徐大姐調解室”“石馬灣矛調小屋”等社區議事平臺,黨員帶頭探索成立“零距離”自管小分隊,讓居民自己提需求、定方案、督落實。同時,健全社區志愿服務體系,成立“兵媽媽”“律暖微光”“金暉助老”等志愿服務隊伍。一支支志愿隊伍充分調動起居民共建幸福家園的內生動力,民事民議民決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通訊員 夏鳳祥 呂文娟 記者 林蘭)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