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浦江畔到圌山腳下 一批“滬籍”企業落地開花
金山網訊 春日里,圌山腳下,雨霽風光,百卉爭明。站在山頂眺望,不遠處鐵軌延綿,連接起長三角的交通脈絡,從鎮江經開區出發到上海,乘坐高速列車最快92分鐘到達;這里的鎮江港設計通航能力位列長江流域第四,全年吞吐貨物達到2億噸……依托區域優勢,鎮江經開區作為全市經濟建設主陣地,積極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兩地產業融合度不斷提升,一批“滬籍”企業從黃浦江畔走來,在這片創新創業熱土上,已是碩果盈枝、收獲滿滿。
新興企業扎根發展 十年開花結果
智能傳感器實時采集生產信息,每5分鐘自動錄入一次;機械手圍繞取料區和周轉臺來來回回夾取物料,待最終加工完成后將成品取出機床……這一幕是位于鎮江經開區姚橋鎮的江蘇瑞爾隆鼎實業有限公司數智化生產車間的場景。2024年,企業獲得“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稱號。
2014年,上海瑞爾實業有限公司從上海來到鎮江經開區,聚焦地方重點產業方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投資興辦企業。發展至今已超過10年,企業攻關的電子穩定系統液壓控制單元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為新能源汽車“卡脖子”技術攻關項目;企業自主研發的鋁基陶瓷復合材料也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產品在不斷占領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在走向世界。
“人在變,但服務不變。”瑞爾隆鼎總經理洪友誼如此描述企業落戶鎮江經開區的感受,盡管對接的各級政府工作人員一直在變,但在項目申報與審批、政策對接等方面的服務一直是優質高效,鎮江經開區的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外企龍頭轉移總部 持續加倉中國
作為工業殺菌劑行業龍頭企業,托爾集團2012年落戶鎮江經開區,并成立了該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家生產型企業——托爾專用化學品(鎮江)有限公司;2018年底,托爾集團完成了中國區總部從上海到鎮江的轉移,在鎮江成立集團大中華區總部后,托爾化學邁入高速發展的軌道,銷售年平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目前,鎮江成為托爾集團僅次于設在德國、墨西哥的全球第三大生產基地。
“鎮江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鐵路、河道運輸繁忙,基于托爾集團全球全方位發展戰略和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的需要,選擇鎮江經開區作為企業總部能更高效地決策指揮,更集約地配置資源。”托爾化學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鄭清林博士表示,集團定位未來的發展是美、歐、亞三分天下,要提高中國在全球的份額,還需要持續加倉。
精密制造落戶開工 強鏈關鍵產業
2024年12月,總投資2億元的博銳拓沃高精密成型刀具項目開工儀式在中瑞產業園順利舉行。該項目由上海拓沃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投資實施,項目建成后總建筑面積約18000平方米,年產200萬件高精密刀具及20萬件配套刀體,該項目的落戶是對鎮江經開區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等“四群八鏈”關鍵產業鏈的補鏈、強鏈。
博銳拓沃原先一直在上海租用廠房用于生產,為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在長三角地區選址,最終落戶鎮江經開區,建設企業第一個自有生產基地。“決定走出上海,最終因鎮江經開區相關部門一次次全面介紹和細心幫助,加大了企業落戶這里的決心。”博銳拓沃精密工具(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海洲感慨道,企業也將以鎮江生產基地為新起點,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和企業影響力,吸引更多產業鏈生態伙伴來投資,為鎮江經開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今年,鎮江經開區將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工作主線,積極打造助商惠商政策高地、親商便商服務高地、尊商安商發展高地、興商留商投資高地,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引鳳筑巢”,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助力上海和鎮江兩地融合發展實現更多“雙向奔赴”。(記者 潘宇琴 張瓊霞 通訊員 孫夢嬌 李長興)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