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民政:五載砥礪奮進,繪就民生幸福新圖景
金山網訊 五載砥礪奮進,繪就幸福圖景。5年來,揚中市民政系統認真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推進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力譜寫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基本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
城鄉低保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875元,2020年以來,揚中共發放低保金3000余萬元、特困供養資金1700萬元、臨時救助資金307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1.5億元。
進一步拓寬與困難群眾的溝通渠道,在西來橋鎮建立鎮級“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在八橋鎮永勝村建立村級“社會救助服務站”,打造“家門口的救助”。開展精康融合行動,在經開區、西來橋鎮、三茅街道創建省級精神障礙康復服務示范點,服務特殊對象5000余人次。
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有效銜接,“慈善光伏”項目獲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全省推廣。投入22萬元,幫助21戶困難家庭改善居住條件。實施急難愁盼“微心愿”項目,為55戶老、弱、病、殘家庭送去5.6萬元“微心愿”物資。率先在鎮江地區開展“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建設,于2022年上半年實現81個行政村(社區)“幸福家園”工程全覆蓋,領先全省一年半完成既定目標,成為全國首個“幸福家園”全覆蓋縣級市。
養老服務事業再上新臺階
創成首批省級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地區,獲得省補資金600余萬元。立足需求導向,推動建立具有揚中特色的市、鎮(街道)、村(社區)、小組、家庭五級養老服務網絡。高規格建成市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和市老年活動中心、建成“鎮級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8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86個,實現揚中市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
連續3年將適老化改造列入民生實事項目,累計投入資金200余萬元,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800戶。精心探索實踐“家庭養老床位”服務新模式,聯合揚中市慈善總會,為經濟困難、無力入住養老機構的獨居、空巢、失獨、孤寡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累計服務300多人,服務時長近4000小時。
打造“一網統管”的揚中市智慧養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開通“88512349”24小時養老服務熱線,將揚中市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助餐點、上門服務企業、上門服務助老員、為老服務加盟商及1.6萬名老人信息納入平臺統一管理,實時更新。
深化醫養融合,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互聯網+醫養結合病床”創新服務試點工作,揚中市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達73.8%,23家機構簽約長護險定點機構。加強金融賦能,探索“養老+金融”深度融合新模式。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實現特殊困難老年人助餐服務全覆蓋,在全省率先出臺《揚中市老年人助餐點布局規劃(2020-2030年)》,建成并正常運營老年助餐點79家,開展“舒心助餐”專項行動,累計提供助餐服務近40萬人次,為老年人帶來“舌尖上的溫暖”。
未成年人保護實現新突破
落實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動態管理和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2020年以來,共發放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925萬元。建立“一年兩排”“一月一訪”制度,適時做好分色評估。依托各鎮(街道)未保工作站開展困境兒童入戶走訪,做好“四色”分類管理。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監測摸排和統計分析工作。
組織“寒冬送溫暖”“夏季送清涼”困境兒童慰問活動。舉辦年度未保工作者業務培訓班,為未保工作“續航助力”。在鎮江范圍內率先實現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全覆蓋,開展活動200余場次,服務未成年人3000余人次。
作為省“蘇童成長”協同關愛機制試點地區,揚中聚力打造“護童方舟”協同關愛服務品牌,持續完善“1+2+6+N”島城特色兒童保障體系,著力構建“六大保護”有機融合的關愛保護新格局。發布踐習項目10個,開發課程30個,編制“兩冊一圖”。
社會事務水平實現新提升
打造“民政同行見證愛”特色浪漫愛情步道。深化婚俗改革,在“5·20”“七夕”等特殊日期,通過集體頒證、舉辦集體婚禮等形式,倡導婚事新辦、喜事簡辦。
制定出臺《揚中市殯葬設施布局規劃(2020-2035)》,為殯葬設施建設工作規劃了藍圖。三茅街道中橋社區和油坊鎮同德村開展殯葬禮俗改革試點工作,組建村(居)新風理事會,將“移風易俗、文明殯葬”工作納入村規民約。揚中市殯儀館積極探索集中守靈服務標準化建設,制定集中守靈服務規范,厚養禮葬理念深入人心。共銷售福利彩票2.2億元,籌集福彩公益金2000余萬元。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00余人次。
社會治理工作展現新作為
做好社會組織登記、年檢以及等級評估工作。截至2024年底,揚中登記各類社會組織352個,麥田義工服務社獲評5A社會組織。強化社會組織黨建引領,揚中市社會組織發展中心獲評2023年度全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開展社會團體專項整治工作,面向66家有領導干部兼職或使用財政資金的社會團體和兩家未登記的組織,從內部治理、財務管理和業務活動三個方面加強規范化建設和監管。
舉辦第九個“中華慈善日”主題宣傳活動暨揚中市公益慈善沙龍。在三茅街道和油坊鎮開展“家門口慈善”試點工作,推動社會治理與慈善發展更好地在基層融合。
完成鄉鎮行政區域界限勘定、“鎮泰線”(揚中-泰興段、揚中-泰州醫學高新區段)“丹徒揚中線”“京口揚中線”界線年檢工作,持續打造平安邊界。(記者 朱秋霞 通訊員 周軼群)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