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銀發經濟的“一池春水”正當其時
3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拉開帷幕。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在“人口結構變化的挑戰與機遇專題研討會”上表示,我國老年消費市場規模龐大,銀發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預計到2035年銀發經濟占GDP比重將從6%上升到9%。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銀發經濟已經成為高質量老齡化社會發展的動力引擎,推動銀發經濟提質擴容、助力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勢在必行。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制定促進銀發經濟發展的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202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對如何發展銀發經濟作出系統謀劃。積極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激活銀發經濟的“一池春水”正當其時。
供給側發力,促進銀發經濟“做大做優”。銀發經濟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老年人用品等傳統實物消費,也包括健康管理、家政服務、文化旅游、健身休閑、金融支持等服務,以及公共場所、居家環境和智能產品的適老化改造等,市場巨大,潛力無窮,擴大供給是促進銀發經濟“做大做優”的重要保證。供給側發力就是以老年人需求為出發點,發揮市場機制,擴大產品供給,提升產品質量,豐富服務項目,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細化方法措施,重點解決好老年人居家養老、就醫用藥、康養照護、文體娛樂等問題;加快建設銀發經濟產業鏈,積極開發老齡用品產業,創新老年用品研發設計,做好老年人數字智能產品使用培訓等工作;等等。
優化消費環境,護航銀發經濟“行穩致遠”。“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優化老年人消費環境就是要讓老年人敢于消費、愿意消費、放心消費,生活充滿溫馨。近年來,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對稱、認知能力弱等特點,誘騙老年人高消費的案例時有發生;各類保健品推銷、免費旅游虛假宣傳,讓老年人防不勝防;銀行存款一不小心變成了買理財產品,屢見不鮮……處處陷阱,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詐騙犯罪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銀發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要為老年人撐起“放心消費傘”,進一步規范和凈化老年人消費市場,打擊虛假廣告、虛假宣傳、銷售偽劣商品等各類違法行為,整治老年消費市場亂象。優化老年人消費環境,既包括謀劃一批前瞻性、戰略性科技攻關項目、發展新興產業等民生“大”事;也包括引導外賣平臺參與老年助餐配送,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代購、家政預約、代收代繳、掛號取藥服務等民生“小”事。
提高社會關注度,挖掘銀發經濟“增長潛能”。高質量發展銀發經濟,既傳遞著中國人孝老敬親的溫馨之美,也是國家民生福祉建設的戰略布局。銀發經濟雖然不是新興產物,但處于快速發展期,依然面臨著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例如,很多地方的養老服務的硬件設施、無障礙環境建設有待改善,老年人渴望學習的愿望沒有被發現、被尊重,面向老年人的服務物質供給多、情感關懷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政策舉措上的推動和扶持。提高社會對老年人生活以及老年人需求的關注度,是提高銀發經濟“增長潛能”的“良方妙藥”。
銀發經濟照亮高質量發展新賽道,激蕩出可持續增長新動能。激活銀發經濟的“一池春水”,將為中國式現代化寫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幸福注腳。(畢道玉)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