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育苗補天時 百畝擴種促增收
金山網訊 近日,筆者在茅山鎮蔡門村鮮食玉米基地育秧大棚里看到,村民們正按照玉米育苗技術要求,熟練地將營養土填入營養缽,把玉米種子一粒粒播撒其中,隨后覆土、澆水,有序推進玉米育苗工作,為新一年玉米種植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蔡門村屬典型的丘陵地區,有著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近年來,當地依托省農科院專家指導,積極引進種植各類新品種的鮮食玉米,堅持生態種植,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今年,基地首茬鮮食玉米育苗以“牛奶玉米”為主,受前期天氣影響,育苗較往年略有推遲。
“玉米的發芽、出苗依賴一定的溫度和水,我們將大棚里的溫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上,采取‘小缽育苗、大田移栽’的方式,加快發芽和出苗,進一步提高秧苗成活率。”茅山鎮蔡門村黨總支書記袁佳介紹,目前已完成1.5萬株玉米的營養缽制作和育苗工作,接下來進入田間覆膜階段,預計清明前完成首批苗移栽工作。
良好的經濟效益給村里擴產帶來底氣。該村又盤活了部分閑置土地,調整品種結構,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到100畝。“今年,‘牛奶玉米’計劃擴增到25畝,將持續做好玉米育苗后續管理和移栽工作,加強病蟲害防控、種植優化等技術指導和服務,確保玉米種植穩產高產。”袁佳介紹,同時還預留了5畝地,與江蘇省農科院合作培育玉米新品種,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明庭舒 李凌)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