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守護,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源頭活水
金山網訊 鄉村振興,既要“輸血”更要“造血”。市審計局自選派干部擔任邊城鎮趙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充分發揮審計職能優勢,用心用情為村民辦實事、解難題。通過精準對接民生需求、系統推進基建升級、多維培育特色產業,切實為趙村和美鄉村建設注入“審”心力量。
聚焦民生福祉,村民生活心更暖
2024年以來,市審計局將改善民生福祉作為駐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走訪慰問趙村14名困難黨員,逐戶了解家庭狀況和生活難題,幫助他們提振信心、走出困境,從“送溫暖”到“解心結”,讓組織的關愛真正送進村民心坎里。
在社會保障方面,市審計局協助趙村村兩委推動多項惠民政策落實。2024年,協調落實村級對老年人意外保險投保費用承擔50%的政策,積極倡導村民參保,推動實現投保“全覆蓋”。同時,爭取衛健部門支持趙村衛生站擴建,改善村級醫療環境,為村民提供更便捷、更舒心的就醫體驗。
改善基礎設施,鄉村建設路更穩
路暢了,燈亮了,水清了,趙村的發展底色愈發鮮亮。駐村以來,市審計局圍繞“基礎設施提質”這個關鍵,積極協調多方資源,推動一批惠民項目落地見效。
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2024年完成北孔與楊巷兩個自然村40米水泥路對接、西孔村70米路面硬化、黃崗片區1.7公里主干道拓寬等道路工程,有效提升村民出行安全與便利性。
生態水利方面,實施萬家段對渠塘20余畝和趙村主河塘3.7公里的清淤工程,全面改善水體環境。公共照明方面,趙村7個自然村實現太陽能路燈全覆蓋,不僅照亮了鄉間夜路,也點亮了群眾的心燈。此外,為緩解華家邊自然村停車難題,市審計局促成趙村黨支部與葛洲壩集團黨支部開展共建,聯手打造300平方米村級停車場并加裝安全護欄,雜亂空地蝶變為村民稱贊的“便民港灣”。
推動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勁更足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壓艙石”。為推動趙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市審計局積極為項目建設牽線搭橋,協調爭取上級幫扶資金90萬元,助力“智能化食用菌大棚”項目順利落地投產。該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并提供10個以上就業崗位。
在促進土地資源盤活方面,推動趙村加快土地流轉進度,目前已完成80%流轉任務,引入種植大戶承包經營,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10萬元。同時,趙村還與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合作機制,依托專家團隊技術支持,指導種植結構調整,提升農業產出效率。
在村集體閑置資產盤活方面,市審計局協助村委推進房產出租與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合計增收近2萬元。在電商銷售方面,村級聯農合作社銷售渠道不斷拓展,通過“線上平臺+線下訂單”模式打通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2024年,合作社農產品銷售額突破7萬元,為村民持續增收添上“數字引擎”。
從基層治理到產業發展,從民生保障到生態建設,市審計局駐村工作隊用一件件實事、一次次奔走,繪就了趙村鄉村振興的溫暖圖景。下一步,市審計局將繼續發揮職能優勢,聚焦群眾關切,創新幫扶機制,以更實作風、更大力度推動趙村邁上建設“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的新臺階,在新時代和美鄉村的建設畫卷中書寫更多“審計擔當”。(記者 陶立波 通訊員 馬暢 袁永良)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