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生態,高質量發展”巡禮 | 從產業向綠到全民享綠!“綠”動揚中,繪就生態島城新畫卷
“在揚中騎行了一圈,天氣很棒,風景很美!群友們推薦哪家河豚?準備去嘗嘗鮮。”最美人間四月天,正是騎行好時節。上周末,市民李女士一家在騎行結束后,在車友群分享了騎行感受,并準備嘗嘗正宗揚中河豚,整個周末可以說是安排得滿滿當當。
李女士告訴記者,一路上遇到了很多騎行的伙伴,大家沿著公路、綠道、河壩一起“追風”,呼吸著新鮮空氣,還能欣賞藍天白云和路邊繁花。“運動分泌多巴胺,美景一飽眼福,鮮美的河豚一飽口福,幸福感十足。”回城后,她對揚中的騎行之旅念念不忘。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揚中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86天,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32.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濃度下降至8微克/立方米;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主要河流斷面水質Ⅲ類及以上比例達到10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1.2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1平方米,林木覆蓋率達21.16%……生態打底,幸福生活躍然紙上。
資料圖
產業向綠,生態環境不斷提升
日前,揚中新壩鎮文坤綠島噴涂中心項目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項目投資300萬元建設集中排放治污設備,采用水噴淋、干式過濾、二級活性炭吸附等多重處理工藝,讓廢氣治理更加高效。有了“綠島”,廢氣治理“輕松拿捏”,不僅排放順利達標,而且對企業員工的健康影響也降到最低,為當地噴涂行業的綠色發展樹立了新標桿。
集中整治和建設“綠島”噴涂中心是當地綠色發展、減排降污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揚中聚焦重點領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先后對長江岸線、船舶等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開展全面梳理,提升廢氣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率;組織工業園區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化工退出企業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聚焦生態監測,對環境重點指標實現監管專業化、智慧化;積極引領廣大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推進綠色制造體系構建力度,推動更多企業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共同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現代產業體系。
截至目前,揚中已創成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省級綠色工廠19家、鎮江市級綠色工廠25家。
守江護綠,生態島城愈發亮眼
揚中四面環江,是萬里長江中第二大島,擁有長江岸線129公里。守江護綠的故事,在這座生態島城不斷上演。
自長江“十年禁捕”實施以來,當地按照每2公里配備1名專職巡防員的標準,設置22個標準化長江禁漁執巡點,組建6支基層巡防員隊伍,整合150個監控,運用無人機、望遠鏡等設備,實施“24小時常規巡防+零點突擊檢查”。截至目前,累計辦理各類垂釣案件1087起,收繳各類漁竿漁具近3000根(套),辦理非法捕撈案件55起,有力打擊了非法捕撈行為,長江漁業資源得到較好修復。
入春后的揚中生態安全緩沖區里,柳樹吐綠,鮮花盛開,江鳥翱翔,一派春日美好景象。揚中經開區退企還灘,完成了包括江蘇遠澤電氣有限公司在內的周邊四家企業拆除、場地復綠、圍擋工作,涉及面積79畝。同時,建設揚中市興隆污水處理廠尾水提升生態安全緩沖區項目,進一步提升尾水水質,削減了原污水廠入江污染物量,并利用生態濕地“碳匯”功能實現碳排放削減效果,提升水生態環境景觀及生物多樣性。
水環境不斷提升的同時,揚中也是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一直以來,在“綠色能源島”的打造上揚中先行先試、探索創新,形成了新能源光伏全產業鏈,大力實施“金屋頂”計劃。截至目前,分布式光伏并網超1.1萬戶,光伏裝機滲透率近80%;建成全省首個“光伏+儲能”可再生能源系統合成的“零能耗公園”,綠色低碳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識。
全民享綠,市民是最大受益者
開車行駛在揚中市區,街角花園隨處可見。揚中初步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市民“轉角遇見美”已成為現實。與此同時,揚中城區的城北公園、城西公園、城南公園和濱江公園四大公園,以及沿江環島風光帶,風景各異、特色鮮明,這也讓揚中人隨心享受生態“紅利”。
城市“顏值”不斷提升,揚中的鄉村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不少親戚朋友回來后,看到家鄉的新面貌夸個不停,都說之后要常回來看看,而且要帶身邊的朋友一起來感受新農村。”鳴鳳村村民蔣雅芬談起村子的變化,言語間滿是自豪。
近年來,鳴鳳村以“特色田園鄉村”為抓手,串聯起村史館、生態有機采摘園等地,打造了一個以詩意田園為主題的鄉村景點,并迅速火“出圈”,成為鄉村游熱門地。
像鳴鳳村一樣“土旮旯”變身“金疙瘩”的特色鄉村,揚中還有很多。截至目前,揚中已累計創建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13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8個、省級傳統村落3個、省級綠美村莊105個。“金疙瘩”有力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文旅融合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單杉 李媛)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