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在全國更大范圍內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
11日,水利部在京舉行西遼河生態補水成效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陳敏表示,“未來,水利部將繼續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全面完成88條母親河全面復蘇目標任務,推動建立地市級以上母親河目錄,在全國更大范圍內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
4月10日上午10時,斷流27年之久的西遼河干流首次實現全線過流,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陳敏表示,西遼河是七大江河之一遼河干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流域人民的母親河。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是“母親河復蘇行動”的又一標志性成果。
據了解,“母親河復蘇行動”是水利部于2022年7月啟動的,針對河道斷流、湖泊萎縮干涸問題,在全國選定永定河、白洋淀等88條(個)河(湖),逐條(個)制定“一河(湖)一策”保護修復方案,采取節約用水、優化調度、生態補水等措施,持續推動江河湖泊面貌實現根本性改善。截至2024年底,88條母親河中已有74條河流實現全線貫通。其中,永定河自2021年以來連續5年實現全線流動,2023年、2024年連續2年保持全年全線有水;京杭大運河連續4年實現全線水流貫通。
近幾十年來,受降雨減少和流域經濟社會、農業生產發展等因素影響,西遼河流域出現干流常年斷流、湖泊濕地萎縮等嚴重生態問題。其中干流自1998年以來一直處于斷流狀態,成為我國七大江河中唯一處于斷流狀態的大江大河。水利部門持續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推動西遼河流域生態環境實現歷史性改善。
自2020年以來,水利部會同內蒙古自治區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和管控,實施春夏季生態補水,嚴格河道和庫區管理,依法清理亂占、亂采、亂挖、亂建等“四亂”問題,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原則,全面強化節水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嚴格流域取用水總量控制,西遼河干流有水河段逐年延長,地下水超采區水位止跌回升,生態環境復蘇成效顯著。
2020年,臺河口斷面實現過流;2022年,干流總辦窩堡樞紐首次過水;2023年,干流水頭到達通遼規劃城區界;2024年,干流水頭到達通遼城區并向下游延伸。水流過處,生機復蘇,候鳥的種類和數量大幅增長,沿河百姓盼水、見水、親水、樂水的景象漸次鋪展。今年春季生態補水調度更是取得了重要進展,4月10日,西遼河干流水頭到達教來河口,與下游既有水體匯合,標志著西遼河干流在斷流27年后首次實現全線過流。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