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事業單位考試精細化安排引來考生“告白”
從赴考到返程,被愛“狠狠感動”
金山網訊 4月19日,鎮江市2025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筆試順利舉行。兩位考生考后在小紅書上的真情“告白”,讓鎮江的考務服務意外“出圈”。考生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下從赴考到返程的暖心體驗,直言“被鎮江的愛狠狠感動”。
專線解憂:公交接駁直達火車站
“閉著眼都能想到大學城門口有多堵,結果一出門就看到一溜公交車等著我們!”一名考生在社交平臺上分享。
原來,市人社局聯合交通部門在考點密集的大學城區域專門設置了“人才專線”公交接駁車,免費將考生點對點送至高鐵站。這一舉措精準化解了考生“打車難、道路堵”的焦慮。考生感慨:“雖然我只是個小破碩,但這種被重視的感覺太暖了!”
全程護航:一路暢通的“無縫關懷”
精細化服務貫穿考試全程。考前,考生們兩次收到人社部門的短信提醒,貼心告知考場周邊擁堵情況;赴考途中,出租車司機化身“城市代言人”,以“使命必達”的態度將考生準時送達;考場外,工作人員有序引導掃碼入場,甚至不忘送上“旗開得勝”的祝福;監考人員則主動協助考生快速定位座位,營造安心應考環境。
一名從無錫來趕考的考生特別提到:“半小時一路暢通到考點,連司機師傅都成了‘氣氛組’!”
考生心聲:推廣考場外的“加分項”
考試結束就需立刻返崗加班,盡管來去匆匆,考生們仍被這座城市的細節打動。“都來不及吃鍋蓋面,但今天的我暖暖的”“批評鎮江的,我可不答應哦”詼諧的文字背后,是對鎮江人文溫度的認可。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送考服務”是優化人才招引環境的一次實踐,未來將持續聚焦考生需求,讓“鎮江體驗”成為招才引智的“加分項”。
網友紛紛評論:“這樣的城市活該人才爆棚!”“建議全國推廣鎮江模式!”一場考試,不僅檢驗了考生的能力,更展現了鎮江服務人才的誠意與創新。(記者 楊泠)
記者手記
以城市溫度筑就人才高地
楊泠
一場事業單位考試,讓鎮江意外“出圈”。考生們自發在社交平臺寫下長篇“表揚信”,溫暖細節被反復提及。透過這場考試,我們看到的不只是考務服務的精細,更是一座城市對人才的真摯態度——招賢納士,既要政策力度,更需服務溫度。
在各地“搶人大戰”白熱化的今天,優惠政策、資金補貼已非稀缺資源,真正能打動人才的,往往是城市治理的細節和人文關懷的厚度。鎮江此次備受好評的“送考服務”,看似只是幾輛接駁公交、幾條提醒短信,實則是從人才需求出發的“用戶體驗”升級。當考生為交通擁堵焦慮時,公交專線精準化解痛點;當異地考生對城市陌生時,司機和考務人員的熱情瞬間消弭距離感。這種“將心比心”的服務意識,遠比空洞的口號更有說服力。
“軟環境”才能成就“強磁場”。近年來,鎮江在人才政策上持續加碼:實施“人聚鎮江 才享榮光”計劃,提供購房補貼、創業扶持,而此次考試引發的共鳴恰恰說明:制度紅利需通過人性化服務落地生根。當考生感慨“帶著鎮江的愛回去當牛馬”時,折射的正是對城市認同感的萌芽。這種情感聯結,將成為人才與城市長期“雙向奔赴”的情感基石。
招才引智需“既見樹木,更見森林”。鎮江的實踐值得點贊:一方面,將人才服務嵌入城市治理末梢,把每一次與人才的接觸——無論是考試、就業還是生活瑣事,都視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另一方面,調動全社會形成尊才愛才的氛圍,從出租車司機到社區阿姨,人人都是人才環境的“代言人”。唯有如此,才能讓人才真正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
“鎮江的鍋蓋面沒吃上,但暖胃更暖心。”考生的這句調侃,或許是對城市人才工作最好的評價。在拼政策、拼資源的同質化競爭中,以溫度贏取人心、用細節定義高度,這是鎮江給所有城市上的生動一課。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