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書坊”打造百姓身邊閱讀陣地的“文化充電站”
常態化開展活動800余場,覆蓋人群超3萬人次
金山網訊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的當下,實體閱讀空間如何突破困境,讓書香浸潤城市肌理?鎮江以“文心書坊”項目為支點,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創新模式,在景區、廣場、商超等人流密集區打造30個閱讀新空間,探索出一條破解閱讀設施短板、推動全民閱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截至目前,書坊常態化開展閱讀活動800余場,覆蓋人群超3萬人次,成為百姓身邊的“文化充電站”。
創新實踐,構建全民閱讀新生態
長期以來,大型閱讀場館不足、優質設施分布不均、服務效能待提升等問題,成為制約全民閱讀的瓶頸。鎮江以“文化榮光 書香鎮江”為品牌目標,將“文心書坊”項目納入2024年全市民生實事重點項目,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屬地管理”的模式,多業態融合,彌補閱讀設施建設短板。
在體育會展中心晨跑的市民張女士曾目睹一名高一學生因家庭矛盾離家出走,在文心書坊負責人的引導下,女孩捧起《恰如其分的自尊》沉浸閱讀。這一場景,正是文心書坊“觸手可及”服務理念的生動體現。30個閱讀空間均選址于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讓群眾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就近享受閱讀服務。
文心書坊的魅力,不僅在于“書”,更在于其“+”的延展性。項目采取統分結合的建設方案,統一名稱標識、建設標準和服務項目,同時根據原有業態、人群定位“一點一策”進行布置,配置不同類型的書籍。在這里,市民可讀書、可打卡、可小憩,感受“一次休閑+一本好書=一段美好時光”的優雅體驗。
多元共建,跑出全民閱讀“加速度”
“我最近讀了《我與地壇》這本書,深有感觸,想和大家共同探討交流一下……”近日,在京口區四牌樓街道江一社區“文心書坊”內,社區閱讀推廣人周亮正在和轄區居民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引發共鳴。
這只是社區“文心書坊”深化全民閱讀的一個縮影。社區將辦公場所升級改造為書坊,占地500平方米,設有閱讀區、分享交流區、多功能區等,空間布局更優化、功能配置更完備、環境氛圍更溫馨、服務供給更貼心,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書式”生活。
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出版局)還整合各方資源,充分利用“文心書坊”陣地,發揮閱讀組織、閱讀推廣人和閱讀愛好者的作用,依托“文化金山”公眾號打造文心書坊交流平臺,形成閱讀活動大家辦、全民閱讀、全民參與的局面。
同時,依托文心書坊平臺,發布各閱讀組織擬開展的閱讀活動、能提供的活動主題,通過各文心書坊點單、新聞出版局派單等形式,協調鼓勵各閱讀組織、優秀閱讀推廣人走進文心書坊開展活動,免費提供場地、設備等服務。依托文心書坊平臺及各新媒體,市新聞出版局提前發布各閱讀組織、文心書坊的活動信息、招募人數等,設置在線報名小程序,吸引更多市民走進文心書坊,參加閱讀活動。
文化浸潤,賡續城市文脈新圖景
圍繞“塑城市風骨 為書坊文心”理念,鎮江努力將文心書坊打造成傳播鎮江悠久歷史、厚重文化和傲然風骨的重要陣地。
記者在走訪中看到,為展現鎮江歷史文化,圍繞“愛閱讀 愛鎮江”主題,部分文心書坊設置了鎮江歷史文化書籍區域,多形式展現鎮江歷史文化元素,把賡續城市文脈作為文心書坊的特色,與環境、活動、宣傳進行有機融合,從而引導更多人閱讀鎮江、了解鎮江、愛上鎮江。
為提升格調、提高人氣,鎮江市用好市級媒體平臺,持續講好歷史文化故事。鼓勵各書坊打造公眾號,動態發布美圖美文、短視頻等。邀請國家、省級媒體,網紅大咖探訪書坊、講述鎮江故事,依托主流媒體及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廣泛發布,提高城市知名度。
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出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書香鎮江的持續推進,形成了社會各界齊心協力推動全民閱讀的良好局面。下一步,鎮江將久久為功、持續推進,不斷增加數量、提高品位、豐富內涵、優化服務,努力將文心書坊打造成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的閱讀空間和向善向上的文化棲息地,賦予城市不一樣的書香氣質,濃厚全社會“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的良好氛圍。(顧云 記者 笪偉)
責任編輯:蔣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