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農機裝備“鏈式崛起”書寫農業現代化答卷
金山網訊 當前,小麥進入抽穗揚花期,正值春季田間管理的關鍵時節。丹陽高新區江蘇年豊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無人化農場田頭,一臺臺沃得無人機在麥田上空飛防作業,精準防控赤霉病。這個4000多畝的“無人農場”里,一場由智能農機裝備引領的農業變革悄然改變傳統種植模式。
作為重點打造培育的八條產業鏈之一,今年以來,全市智能農機裝備產業鏈交出了一份亮眼提氣的成績單。來自市工信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1至3月,智能農機裝備產業鏈實現開票銷售同比增長45.5%,增速位居全市重點培育的產業鏈之首。
產業筋骨愈發強健
向新而行,鎮江以創建國家智能農機裝備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引領,攜手江蘇大學,聯動常州、揚州等城市打造新時代農機裝備制造高地。這片創新沃土在農耕文明與現代智造浪潮的激蕩下,加速培育智能農機新質生產力,持續奏響最美樂章。
鏈主領航,沃得農機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聲里跳動著現代農業的強勁脈搏。一季度,沃得集團涉農機子公司實現開票銷售同比增長六成。沃得農機副總經理、銷售公司總經理李文亮表示,產銷兩旺背后,一方面緣于企業矢志不移推動農機產品朝著智能化、綠色化、差異化方向加速轉型,另一方面則得益于以國際化視野開拓全球版圖,大力拓展東南亞和中亞市場,自主研發的產品行銷眾多國家和地區。
龍頭企業引領帶動,智能農機裝備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筋骨愈發強健。沃得集團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民營農機企業,多項產品占有率穩居國內第一。榮嘉機械自走式馬鈴薯收獲機獲評“甘肅省馬鈴薯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機具”,三維輸送成為國內首家散裝物料輸送行業上市企業。對此,市工信局裝備工業處負責人表示,一個顯著的特征即是產業鏈新動能加快培育,新格局迅速重塑。“專精特新”聚星成鏈,智能農機裝備產業累計培育國家級“單項冠軍”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基本形成了以耕種管收裝備為主體,關鍵零部件為配套,涉及畜牧業、林業、漁業及農產品初加工裝備等領域的產業格局體系。
瞄準“三化”引領變革
搶占新能源產業風口,沃得農機研制出電驅動無級變速混合動力拖拉機,為全球首款商業化應用的混合動力拖拉機。“這款產品創新設計了電驅動混合動力總成,契合我國發展綠色、智能、高效農機的行業需求。”該公司拖拉機技術總工汪昌華自豪地說,它的研制成功將助推國產農機裝備不斷向高端邁進,在國際農機科技的前沿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
而在鎮江市,類似這樣的農機裝備共有9個入選省首臺(套)重大裝備。一個個“全球首創”“行業領先”競相涌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齊頭并進,引領產業加速變革。
從單一場景到多元應用,鎮江依托國內農機專業設立最早、專業最全、研究隊伍規模最大的江蘇大學,深化技術創新,做強研發支撐,推動實驗室成果落到田間地頭,加快補齊農機裝備短板,奮力搶占產業制高點。
從“無人駕駛”到“無人農場”,智能農機“鏈式崛起”的產業擔當和“智造升級”的創新勢能,交互繪就數智賦能的未來圖景。聚焦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行動和農業機械裝備智能化綠色化提升行動“兩大行動”,鎮江市累計創成20個省級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園區)。
深度融合加“數”前行
數字技術與農業裝備深度融合,農業現代化場景觸手可及。
大禹山省級信創先導區聚焦智能農機裝備領域,持續推出無人駕駛、智慧農場等數字化解決方案。沃得農機成功研發無人農機人機共融多機協同技術及系統,實現無人農機由“無人駕駛”到“自主作業”的跨越。
據統計,目前,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1%,特色農業機械化率達70.6%,書寫牢牢端穩飯碗的嶄新答卷。
伴隨鎮江智能農機裝備產業合作對接系列活動舉行,智能農機裝備產業蓬勃發展,廣袤田野上描繪出科技興農的壯美畫卷。對此,市工信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鎮江市將緊扣國家戰略需求,堅持創新驅動,全力推進農機裝備全程全面升級,以新型工業化賦能農業現代化,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農業強國作出鎮江貢獻。(記者 陳志奎 通訊員 邱亞)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