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尬舞”里找尋基層治理的“新解”
從油菜花田里的“集體起舞”到桃花樹下的“魔性獨舞”,從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始于顏值”到村級干部的“終于誠實”,近日,多地基層干部嘗試通過“土味賣藝”為當?shù)?ldquo;特色產(chǎn)品”銷售帶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不是油菜花不好看,而是書記、鎮(zhèn)長舞姿更吸引人”“原裝的書記一本正經(jīng),散裝的舞蹈笑掉大牙”,從網(wǎng)友們對基層干部“尬舞”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大眾似乎更偏愛那些褪去嚴肅、表露率真的基層干部,雖無法達到專業(yè)演員的水準,但自帶喜感的“反萌差”足以讓他們成為鏡頭前的焦點。
面對網(wǎng)友“丟面子”的質疑,四川綿陽的“尬舞書記”馮勝國幽默回應,“自己的面子是老百姓給的,只要把老百姓的事辦好了,再掉一次面子又何妨?” 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在信息傳播日益多元化的當下,廣大基層干部主動放下身段、另辟蹊徑,以“花田跳舞”“場景嫁接”等方式為地方文旅引流,成功打破一貫“高冷”的刻板印象,實現(xiàn)了從“管理者”到“服務員”的角色轉變,充分展現(xiàn)出新時代黨員、干部的溫度與擔當。事實上,這種“接地氣”的“干部樣”,恰是當下著力健全基層治理體系所迫切需要的。畢竟,干部的“面子”更應該建立在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之上。
“生活不易,書記賣藝”。的確,身在基層方知基層之難。“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常態(tài)、“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狀態(tài),如何在千頭萬緒中找到突破口,如何讓老百姓真正受益,成為每一位基層干部需要思考的問題。從公務員到“推銷員”,從“行政夾克”到“百畝花田”,這里沒有官僚氣、只有煙火氣,沒有“半點忽悠”、只有“滿滿誠意”,“尬舞出圈”不失為鄉(xiāng)村振興路上的一次勇敢探索。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每一個人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唯有準確識變、科學應變、積極求變,方能抓住機遇、應對挑戰(zhàn)。廣大基層干部要善于借力互聯(lián)網(wǎng)的流量優(yōu)勢,走好新時代網(wǎng)上群眾路線,真正動起腦子、俯下身子、甩開膀子,用實實在在的努力為鄉(xiāng)村全面振興賦能添彩。
“視頻的爆火”雖然可以帶來短期的流量和關注,但如何將這種“流量”轉化為“留量”,成為地方政府深入謀劃的關鍵。除了看山、玩水、賞花、摘果,各地還可以探索將自然風光與歷史文化巧妙融合,提供更具吸引力、影響力的休閑體驗,讓游客們不僅愿意來,更愿意留下來,還愿意再次來。
基層干部能夠“走上舞臺”已經(jīng)實屬不易,更何況還要“翩翩起舞”,明知會“出糗”但依然在“堅持”。只要目的是好的、動機是純的,大家應當多些包容和理解,少些批評和苛責,主動打破對基層干部的“認知隔膜”,支持鼓勵他們持續(xù)迸發(fā)創(chuàng)新的火花、接續(xù)保持奮斗的勁頭,讓更多“能干事、會干事”的基層干部“干成事、干對事”。
基層干部的“尬舞營銷”不僅是一個典型的宣傳案例,更是一次創(chuàng)新的生動實踐,它告訴我們: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既要有“鄉(xiāng)土味”,也要具備“時代感”,在創(chuàng)新中堅守初心,在務實中彰顯擔當。這種“接地氣”的治理智慧,正是破解基層難題、贏得群眾認可的最佳密鑰。(崔偉平)
責任編輯:臧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