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行云劍法推廣班第七期圓滿結業-九大省市書寫傳承佳話
近日,武當行云劍法全國推廣班第七期在江蘇鎮江落下帷幕,來自內蒙古、北京、湖南、山東、陜西、廣西、河南、安徽、江蘇九個省市的劍術愛好者齊聚一堂,圓滿完成了此次劍術研習之旅,以100%的考核通過率為本期推廣班畫上了圓滿句號。
本期推廣班學員藏龍臥虎,不僅有零基礎愛好者,更有市太極拳協會副會長、老年大學老師、社區太極拳站長、公立醫院醫生等。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但都懷揣著對劍術夢想的追求,其中最大年齡者為72歲,大家用熱愛共同譜寫劍法傳承的動人篇章。
此次推廣班由江湖人稱“劍花之王”的彭大川老師擔任培訓導師。彭大川老師深耕武術領域17載,曾憑借出神入化的劍術造詣摘得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金牌,其在賽場上靈動飄逸的劍花招式,令無數觀眾與武術同行贊嘆不已。作為武當三豐派第15代傳人,彭大川老師肩負傳承使命,不僅完整承襲了武當劍術的精妙技法與深厚文化底蘊,更結合多年教學與實戰經驗,將傳統劍術智慧融入現代教學體系,帶領助理團隊因材施教,讓不同基礎、不同年齡的學員都能在劍術學習中收獲成長,讓古老的劍術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活力。
在培訓期間,學員們每日堅持長時間的刻苦訓練。從基礎的握劍姿勢、劍指規范,到難度頗高的拋接劍、掌中轉劍技巧,大家都全情投入,一招一式力求做到完美。彭大川老師帶領助理團隊,憑借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武術功底,深入淺出地講解劍術理論知識,耐心細致地糾正每一位學員的動作。團隊成員分工協作,有的輔助示范標準動作,有的針對學員薄弱環節進行一對一指導,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學員們進步飛速,不僅熟練掌握了拋接劍時空中那精準的時機把控與力度運用,還能讓劍在掌心靈活旋轉,如臂使指。武當行云劍法30式更是讓學員們領略到了傳統劍術的獨特魅力,這30式劍法融合武當劍的玄妙、太極劍的圓融以及傳統劍術精華,動作行云流水、快慢相間,學員們在一招一式中深刻體會到了其中蘊含的精氣神,逐步掌握精髓。
值得關注的是,來自安徽的一對夫妻學員,用他們的故事,為這場武術盛宴增添了一抹別樣的溫暖與感動。男同志身體欠佳,剛經歷開顱手術不久,尚在康復期。然而,對劍術的熱愛與癡迷,讓他毅然決定踏上前往鎮江的學習之路。家人雖滿心擔憂,卻也拗不過他對劍術的執著,最終,夫妻倆一同來到推廣班。起初,家人想著他身體不適可能難以完成學習,便讓妻子也跟著學,以便日后“接力”傳承這門精妙的劍術。在培訓過程中,這位劍友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盡管身體不時傳來不適,但他從未有過絲毫懈怠,每天都準時出現在訓練場,全神貫注地跟著彭大川老師及助理團隊學習握劍姿勢、劍指規范,挑戰拋接劍、掌中轉劍等難度頗高的技巧。汗水浸濕衣衫,他只是簡單擦拭后又投入訓練;身體感到疲憊,他稍作休息便又重新站起。他的堅持,也深深感染了身旁的妻子,妻子同樣勤奮刻苦,兩人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在學習拋接劍環節,夫妻倆配合默契,經過無數次的練習,他們不僅能精準地完成拋接動作,還熟練掌握了左右手換手的技巧。武當行云劍法30式的學習過程中,他們一招一式認真揣摩,將動作與呼吸、神韻相結合。最終考核時,兩人動作行云流水、剛柔相濟,獲得考評老師們的一致好評,并取得了8.94的全場最高分,順利通過考核,成為武當行云劍法第一代傳人,當他們手持傳承證書相視而笑時,現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在此之中,72歲的市太極拳協會副會長憑借矍鑠風采與堅韌毅力也尤為矚目。長期習練太極賦予他挺拔身姿與昂揚氣質,雖已至古稀之年,仍以不輸年輕人的活力投入學習。每天清晨,他總是早早抵達訓練場,認真打磨握劍、出劍的每一個細節;課堂上全神貫注聽講,課后主動向老師請教。面對拋接劍、掌中轉劍等高難度內容,他憑借深厚功底與刻苦鉆研,將招式完整演繹,最終順利成為武當行云劍法第一代傳人,用實力詮釋了傳統武術跨越年齡的獨特魅力,也為年輕劍法愛好者樹立了典范。
自第一期開班以來,全國武當行云劍法推廣班便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海內外的劍術愛好者紛至沓來。截至目前,已有20個省市的武術研習者匯聚鎮江,共同沉浸于武當行云劍法的精妙世界。從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體系化的教學傳承,每一期推廣班都見證著傳統劍術文化的薪火相傳與創新發展。
本期推廣班的成功舉辦,意義深遠且多元。它不僅為九個省市的學員搭建了一個提升劍術技藝、交流武術文化的優質平臺,更通過100%的高通過率,彰顯了科學教學體系與專業導師團隊指導的強大效能。
對學員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技藝的精進,更是一場對傳統劍術文化深度認知與熱愛的覺醒之旅;對武當行云劍法本身,眾多學員帶著所學回歸各地,將進一步推動這一傳統武術瑰寶在全國范圍內的傳播與弘揚;而從更大的文化層面來看,推廣班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創新與國際交流貢獻了力量,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武術“止戈為武、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核與獨特魅力。
相信在“劍花之王”彭大川老師的引領與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武當行云劍法定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傳承與弘揚的行列,讓劍術的魅力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續寫中華武術文化的輝煌篇章。
優秀傳承者名單:
龔君榮(江蘇)、劉君立(北京)、劉君萍(內蒙)、胡君枝(鄭州)、王君華(陜西)
雷君瑛(廣西)、谷君云(湖南)、陳君燕(山東)、張君景(山東)、黃君玲(山東)
呂君真(山東)、武君麗(安徽)、范君浩(安徽)、汪君國(安徽)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謝夢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