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畫筆繪制成都,每一筆都是眷戀
陳果,四川成都人,擅長彩鉛、圓珠筆畫,還是一位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現任成都市城市建設發展研究院專家。他憑借獨特的繪畫形式和深厚的專業素養,在歷史建筑保護領域默默耕耘,用畫筆為一座座飽經風霜的歷史建筑留下珍貴影像,讓它們在歲月長河中得以以另一種方式永恒。
白藥廠
在成都這座充滿煙火氣與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中,陳果穿梭于大街小巷,他的足跡遍布了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那些隱藏在繁華背后的古老建筑,如成都的馮家大院、張大千故居、寶箴塞等,都留下了他專注寫生的身影。
祠堂街
用畫筆留住歷史建筑風貌
陳果的圓珠筆畫作品,是一種極具個人特色的藝術表達。他的畫筆下,線條干凈利落,卻能精準地勾勒出建筑的輪廓與細節,將建筑的立體感和歷史感生動地呈現在紙上。他以圓珠筆為工具,為眾多歷史建筑“畫像”,用這種方式記錄下它們在當下瞬間的模樣,也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視覺資料。
太古里欣廬
他的作品《蓉畫—成都歷史建筑》在2021年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舉辦的“萬‘像’更新光影展”中榮獲特別獎,這是對他繪畫作品在歷史建筑保護領域價值的高度認可。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建筑的外觀,還通過深入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讓觀者在欣賞畫作時能夠感受到建筑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內涵,仿佛穿越時空,與過去的歲月對話。
雙槐樹街民居
為歷史建筑保護貢獻力量
他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從瀘州老窖門到夾關解放渡槽,從廣東會館到土橋南華宮等,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的歷史建筑。他的作品不僅多次發表于《四川建筑》《城鎮建設》《黃河、黃土、黃種人》等多個期刊雜志,還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社會對歷史建筑保護的關注與思考。
邱家祠堂
如今,陳果依然懷著對歷史建筑的熱愛與敬畏,繼續在成都乃至西南地區的各個角落尋找那些被時光遺忘的建筑瑰寶,用畫筆為它們留下影像,傳承它們的故事,讓更多人感受歷史建筑的魅力,共同參與保護,使古老建筑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青城山老君閣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謝夢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