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辰酒業產能再升級:年穩產3000噸醬香基酒,萬噸儲能夯實品質根基
作為茅臺鎮核心產區的醬酒新生力量,黔辰酒業近日正式公布其產能與儲能數據:企業已實現年產3000噸優質醬香基酒的穩定生產能力,并建成兩條現代化全自動包裝生產線,同時依托萬噸級恒溫窖藏體系,構建起從釀造到儲藏的完整品質閉環。這一系列硬實力數據,標志著黔辰酒業已躋身醬酒行業中堅梯隊,為“讓更多人喝上好醬酒”的企業使命提供了堅實支撐。
在茅臺鎮7.5平方公里醬酒核心產區,黔辰酒業的生產基地正以“12987”傳統工藝為根基,實現規?;焚|輸出。企業現有標準化發酵窖池368口,年產優質坤沙基酒3000噸,這一產能規模既保證了市場供應穩定性,又嚴格遵循大曲醬香酒的生產規律。
“我們拒絕盲目擴產”黔辰酒業生產總監表示,3000噸的年產量是經過科學測算的——既要滿足市場需求,又要確保每一批酒都達到高溫制曲、堆積發酵、慢火餾酒的工藝標準。據悉,企業通過師帶徒機制培養的56名資深釀酒師團隊,全程監督潤糧、蒸煮、攤晾等關鍵環節,使傳統工藝精髓在現代生產體系中得以延續。
為提升產品標準化水平,黔辰酒業投入逾2000萬元建成兩條全自動包裝生產線,涵蓋洗瓶、灌裝、壓蓋、貼標、噴碼、裝箱全流程,日處理能力達3萬瓶。生產線采用食品級304不銹鋼輸送系統,配備智能光電檢測儀,可自動剔除密封不嚴或液位不達標產品。
“自動化不是取代傳統,而是守護傳統。”黔辰酒的創始人李美陸表示道,當基酒經過五年窖藏后,我們需要用最潔凈的灌裝環境來鎖住它的風味。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仍保留手工系帶、蠟封等傳統包裝工序,在效率與儀式感之間尋求平衡。
走進黔辰酒業位于赤水河畔的藏酒基地,23座恒溫陶壇庫錯落分布,萬余噸醬香基酒在15-20℃、濕度75%的穩定環境中緩慢老熟。這些容量達1噸的宜興紫砂陶壇,其微孔結構能促進酒體與空氣的緩慢交換,相比不銹鋼罐存儲更能提升酒體醇厚度。
黔辰酒業創始人李美陸在受訪時強調:3000噸年產能、萬噸儲能和智能化包裝,這些數字背后是我們對初心、匠心、本心、用心的踐行。企業近期將推出“產能透明化”行動計劃,邀請消費者實地考察釀造車間與酒庫,見證每一滴酒都是時間的朋友的品質承諾。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在醬酒行業從品類擴張向品質競爭轉型的當下,黔辰酒業通過夯實基礎建設,正在構建“產能-儲能-品控”三位一體的競爭優勢。隨著二期釀造車間規劃提上日程,這家堅持"長期主義"的酒企或將重新定義醬酒行業的價值標準。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