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作業超2000公里!蘇州金龍自動駕駛環衛車破解城市清潔痛點
每日清晨,蘇州工業園區北榭雨街的機動車道上,總能見到一輛灰白相間、形似太空艙的無人駕駛清掃車緩緩行駛有序作業。車頭兩側的滾刷輕柔轉動,落葉與紙屑被精準“吞入”車腹,車身以3厘米的貼邊精度沿路沿石滑行,連磚縫里的煙蒂、碎屑也無所遁形。這便是蘇州金龍響應“智慧城市”建設打造的6噸級自動駕駛環衛車,憑借“AI眼”“智慧腦”和“靈巧手”,率先在行業內實現自動駕駛環衛車在開放道路上的常態化運營。
蘇州金龍前瞻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明春博士介紹到,這款自動駕駛清掃作業環衛車最大的亮點,在于其強大的無人作業功能。它搭載了自動駕駛系統,以及自動清掃、自動加水等先進功能。早在 2024 年 10 月左右,這輛車就投入到了北榭雨街進行作業,作業路線涵蓋北榭雨街至現代大道的往返路徑,全程約 4.5 公里。截至目前,經過近半年的作業,累計作業里程已將近 2000 公里。自動駕駛環衛車在開放道路常態化運營的技術成熟穩定性得到進一步驗證。
蘇州金龍前瞻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明春博士介紹自動駕駛環衛車
從技術層面來看,這款車打造多模態感知系統,配備了多個傳感器設備,包括 5 個激光雷達和 8個高清攝像頭等,通過激光雷達與視覺融合技術,實現紅綠燈識別、障礙物分類等復雜場景解析,能夠精準識別道路上的行人、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等交通參與者并實現自動避障。在作業過程中,它還能根據道路狀況,靈活調整車速和行駛路線,充分保障作業安全。
車輛第二核心技術亮點就是實現厘米級定位控制,該車融合了高精度定位技術,采用北斗+IMU+輪速計+激光雷達等多源融合方案,實現了精準的貼邊清掃,將貼邊精度控制在3~5cm,這一技術有效解決了路沿、花圃等衛生死角的清潔難題。且在自動駕駛啟動時,作業清掃機構也會同步自動啟動,掃刷自動外延,精準清掃馬路牙子附近的垃圾。
在操作方式上,車輛將自動駕駛和自動作業的所有功能,集成在了儀表盤和液晶顯示屏上。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由于車輛在開放道路行駛,車內會配備一名安全員,其主要職責是監控車輛運行狀態,監管車輛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實際操作則是只要車輛上電且電器工作正常后,僅需一鍵觸發,即可啟動自動駕駛。在液晶顯示界面上,不僅能看到車輛的作業路線,還能實時監測路上的紅綠燈以及其他車輛的情況,同時也可對清掃作業的系統功能進行操作,大大減輕了操作員的工作負擔。
蘇州金龍自動駕駛清掃車在作業功能方面最大的亮點,就是實現車輛作業模式自由組合和作業強度無級調節,該車采用集成化+模塊化設計理念,將氣力吸送、清洗、清掃三大作業工作裝置模塊化開發并由三個永磁同步電機作為動力源,通過集成控制系統將三大作業裝置的自由組合和工作強度的無級調節,實現洗掃、掃路、清洗等十余種作業模式和數十個工作檔位,以滿足不同的作業場景。同時,該車還具有低能耗、低噪音等優勢,車輛工作能耗較競品低10%,洗掃作業噪音低至75分貝以下,夜間作業不擾民。在作業安全方面,車輛作業裝置設置有多重安全防護裝置與報警系統,各傳感器實時監控工作狀況,作業健康狀態實時反饋,故障可及時預警,大大提高了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此外,作業界面提供了多種模式選擇,如掃路模式、清掃模式、清洗模式以及一鍵作業等。自動駕駛啟動后,會自動進入常用的一鍵作業界面。在自動駕駛過程中,車輛能夠自動識別紅綠燈、行人、非機動車等,并做出相應的減速、停車或繞行等操作,實現了自動駕駛與無人作業全場景的閉環。
無疑,隨著智能化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預計在不久的將來,自動駕駛和無人作業的環衛車將迅速融入我們的生活,在特定路線、中低速且作業需求明確的環衛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劉博士表示,其發展路徑可能會經歷自動駕駛、無人作業、無人化和全自動化運營三個階段。一旦實現無人化運營,將極大地提升傳統環衛作業的效率和質量,有效緩解城市的用人壓力和清潔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據預計,未來一輛這樣的自動駕駛環衛車,可能達到甚至超越三個傳統環衛作業人員的工作質量。
蘇州金龍海格客車的自動駕駛環衛車,正以其先進的技術和顯著的優勢,為環衛作業帶來全新的變革,也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