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為民辦“食”事 打響安全保“胃”戰
金山網訊 食品安全是檢察公益訴訟的法定領域,也是檢察履職保障民生的重要切口。近年來,句容市檢察院持續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保障食藥安全,守護民生安康。
繃緊新業態食品安全弦
2024年1月,句容市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轄區部分水果店通過線上代購食品,并進行分裝銷售,分裝銷售的食品外包裝上沒有標簽標識或者標簽上強制性標注信息不全,未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句容市檢察院向職能部門制發檢察建議,職能部門積極作為,在句容全市開展食品分裝(拆零)銷售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155戶,發現存在突出問題或風險隱患的食品生產經營主體16戶,發放責令整改通知書5份,立案1件,并將食品分裝(拆零)銷售監管納入日常監管檢查的重點項目,形成長效監管機制。
讓養老安全“食”刻在線
養老安全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針對養老機構食品安全問題,句容市檢察院協同民政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等單位聯合對隨機抽取的轄區內6家養老機構進行實地查看,就查看中發現的養老機構存在衛生死角、食品留樣未達標、調味品沒有防塵蓋等情況,與職能部門進行磋商,職能部門督促轄區內4家養老機構對食品衛生問題整改到位,對養老機構負責人開展食品安全法律宣傳活動2次,并建立跟蹤記錄、月報制度,有效推進養老機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化,以實際行動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打好外賣安全保“胃”戰
2024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江蘇省食品安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網絡食品的生產經營提出了明確要求。《條例》規定,對配送的直接入口食品,入網食品經營者應當使用封簽或者具備封簽功能的食品包裝物予以封口;未封口或者封簽損壞的,配送人員有權拒絕配送,消費者有權拒絕接收。
為促進網絡訂餐新業態健康發展,句容市檢察院開展專項監督,發現8家外賣商家未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或小餐飲信息公示卡,部分外賣包裝未使用符合規定的封簽或封簽不規范,該院遂以磋商、檢察建議等方式,推動職能部門加強外賣騎手及商家培訓,發放外賣封簽2000枚,督促案涉外賣商家全面整改,落實入網審查和信息公示制度。從線下到線上,從特殊群體到普通市民,食品安全連著民生,關乎健康。
句容市檢察院將持續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為群眾營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以檢察履職守護群眾的美好生活。(通訊員 王丫童 記者 董禮)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