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民營經濟“保駕護航”
2025年4月30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該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是一貫的。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我們黨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從來沒有動搖。中國共產黨黨章都寫明了這一點,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近年來,我國打出政策“組合拳”,為民營企業發展加油助力。比如,2019年出臺《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2023年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更大力度為民營經濟發展“撐腰鼓勁”;2024年9月底以來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信心。直至今年出臺法律,為發展民營經濟“保駕護航”。
民營經濟的發展成績舉世矚目。長期以來,廣大民營企業家以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組織帶領千百萬勞動者奮發努力、艱苦創業、不斷創新。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概括起來說,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我國民營企業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我國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等待遇,是發展民營經濟的關鍵。國家堅持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組織與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場機會和發展權利。我們要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關于“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的方針政策,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舉個例子,收到海南省五指山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的調研請求,五指山三睿大葉茶業有限公司茶廠廠長陳中連一番思量后,在系統里點擊了“拒絕”。“以前政府部門通知我們要來調研,我們再忙也要擠出時間接待好。”陳中連說,現在可以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在系統里選擇接受還是拒絕。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在風雨考驗中發展壯大,我國民營經濟已經站到了更高發展起點上。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同生共存。縱觀“形”與“勢”,從我國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到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從改革開放縱深推進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從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壯大到新舊動能的加快轉換,民營企業發展前景廣闊。(周雄)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