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愛爾眼科韋萍院長丨青光眼竟是沉默的“視力小偷”,應該如何防范?
近年來,人們對智能手機、電腦等過度依賴,手機和電腦中的高頻藍光將大大增加眼疾的風險,使視力下降,導致高度近視,從而發生視神經疾病,甚至青光眼。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甘肅省副總院長、蘭州愛爾眼科醫院業務院長、青光眼科主任韋萍介紹提醒,健康用眼,合理作息,高危人群要去正規的眼科醫院定期檢查,視神經一張照,青光眼早知道,莫讓沉默的青光眼“偷走”您的視力。
不良的用眼習慣容易誘發青光眼。韋萍院長強調,“在黑暗的房間使用手機強光直射眼睛,容易誘發青光眼,導致眼壓升高。”韋萍院長介紹,根據有關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有6000萬人患有青光眼,可是知曉率卻只有50%,約60%青光眼患者分布在亞洲,我國約有2200萬青光眼患者。
青光眼已成為人類致盲的第一殺手,青光眼可以發生于任意年齡,其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青光眼在整體人群中的患病率為2%,占失明總人數的8.8%,40歲以上增加1倍,約有920萬人患青光眼,55%單眼失明,18.1%雙眼失明,65歲以上為4%—7%;致盲率高達22.7%。
“面對如此龐大的患者群體,患者知曉率卻如此低。青光眼是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占致盲原因的12.3%,是我國主要致盲原因。因此,有必要讓更多公眾了解青光眼知識,提高對青光眼的認識,達到防治青光眼的目的。“ 韋萍院長解釋道。
相關數據顯示,青光眼患病呈現年輕化趨勢,大多是智能型手機重度使用者。然而熄燈后,不管是看手機,還是使用平板電腦,都容易引起眼睛房角關閉,誘發青光眼,長期眼壓波動,漸漸視野缺損不自知,發現時為時已晚。
“研究人員發現,長期使用電腦、手機與青光眼的發病具有較高的相關性。” 韋萍院長說,長期使用電腦不僅會增加眼睛的負擔,還會引起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改變,如血壓升高、情緒波動,這些都被認為是青光眼的危險因素。
青光眼是沉默的視力小偷,大多在發現時視功能損傷嚴重。青光眼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它在人們身邊,離人們并不遙遠。青光眼是世界第二位致盲性眼病,相較于可以手術復明的第一位致盲眼病白內障而言,卻是致盲第一殺手,因為青光眼導致的視力喪失是不可逆的。我國青光眼患者中,大多數不了解青光眼,甚至未曾聽聞青光眼,因此對青光眼需要提高重視。
韋萍院長強調,青光眼得不到醫治會失明,加重心理負擔、出現焦慮、神經過敏、壓力大甚至憂郁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另外,需要做好自我管理,包括情緒管理和日常作息管理,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心態平和,科學作息,合理運動。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謝夢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