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邊境古炮臺之上,藝術家露莎為沖突的世界繞出一朵“玄色花”
在廣西百色靖西市孟麻街布留屯的后山頂上,留存著靖西境內除十二道門外唯一的清代防御工事葛麻炮臺,“多少滄桑付流水,常念家國在心懷”,這座歷經百年滄桑歲月侵蝕的古炮臺上開出了一朵玄色的花。
近日,藝術家露莎不遠千里來到位于中越邊境的葛麻炮臺,在萬重大山環抱的觀景臺上創作出一件獨特的大地行為藝術作品——《玄色花》。
《玄色花》是藝術家露莎繼《呼吸》《宮》《回響》之后所創作的詩畫山海行系列的又一件作品,藝術家就地取材,向當地農民借得黑色遮陽網、白色扎帶和一把剪刀,于葛麻炮臺山頂的一處觀景平臺展開創作。伴隨著陣陣狂風,她把一縷縷遮陽網繞成花朵,在云海峰頂上打開一扇玄妙之門。
“我們從深圳駕房車出發,沿途到達了靖西市,將車開到中越邊境附近的村莊里。”露莎回憶了《玄色花》創作的經過,在當地她遇到了一位村民大哥和兩位從越南嫁到中國的姐姐,在跟對方講述了自己的創作想法后,大哥欣然決定開著自己的突突車帶著露莎上山去,“我們帶齊所需的創作材料坐上大哥的突突車,一路開到了山腳下。”帶上這些材料登山并不容易,而登上葛麻炮臺的階梯非常陡峭,一行人走走停停,至半山腰歇息時,其中一位越南姐姐指著對面的小山坡告訴露莎那座山坡背后的小村莊就是她的家鄉,她與丈夫從小都是放牛娃,小時候就因放牛相識,他們兩家村莊雖屬于不同的國家卻相距不到百米,中間雖隔著一條中越邊境線卻并沒阻隔兩人的情誼,直至長大后她從隔壁村子嫁到了中國,如今與丈夫過著簡單平凡的生活。
有趣的對話仿佛讓大家一下子恢復了不少體能,一行人背著大包的創作材料繼續往上攀登,他們最終從山腳一步步登上山頂,來到最高峰上的觀景臺。眼前是群山萬仞、云舒云卷,讓露莎深深感到震撼的不僅是眼前這片壯麗山河的群峰疊翠,更是這片土地的古今之變,“曾經這里遭受過戰火的蹂躪,而今這里的居民都安居樂業,村子里還保留了男女拋繡球的民俗活動,這樣的景象令我感慨萬分。”當下的世界并不和平,冷戰與熱戰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里發生,這是一個充滿了沖突與危機的時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安居樂業中度過此生,“在當下充滿沖突的世界,我想送給世界一朵用玄黑色繞成的花。”這是露莎的創作初心。
露莎說之所以選擇玄黑色,有多重考慮,一方面,在自然界中黑色的花朵因其罕見性和獨特的美感被視作神秘故事的序章,代表了對未知領域的好奇與冒險精神,同時給人以凌然不可侵犯的氣場。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背景中,黑色亦是獨特的存在,在非洲,黑色被視作是經驗和智慧的象征,其莊重和神秘感在某些場合被認為是尊重與敬畏的表現,在中國道家思想中,玄黑色是“道”之深邃的象征,“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黑色是宇宙的本源和內斂的智慧,“在我看來,當下時代的矛盾、紛爭所堆積出來色彩是很沉重的,我想把這份沉重一縷縷繞地成花,愿世界再無紛爭,把戰火化作藝術,把槍支、炮藥、貿易戰化成象征美好生命的花朵。”在山巒云海之間,以一朵玄色的花向世界呼喚和平與愛。
在這件大地藝術作品完成后,著名文化學者鄧康延先生以一首詩做出回應:“碧血生出玄色花,烽火燼處涂晚霞。山河長存自然心,一縷一縷到天涯。”(攝影:XIONG 記者:沈昭)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