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姿的價值守恒定律,如何用場景化敘事實現品牌勢能躍遷?
近年來,國內美妝市場增速放緩,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董俊姿,這位從跨國藥企副總裁轉型的創業者,以跨界思維和長期主義重構行業規則,為本土美妝品牌開辟出一條技術筑基、場景破圈、標準立身的突圍之路。
藥企基因解碼植物科技,鍛造硬核產品力
當醫藥行業的嚴謹標準遇上云南的天然植物寶庫,董俊姿為敏感肌護理找到了一條科學驗證的破局之路。云南特有的青刺果、馬齒莧等植物,在董俊姿團隊手中不再是簡單的原料,而是經過分子生物學解析、細胞實驗驗證的“活性成分庫”。技術驅動策略,讓品牌在細分賽道建立起難以逾越的壁壘。以核心單品特護霜為例,其采用仿生脂質體包裹技術,將云南高原植物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率提升至行業平均水平的2.3倍。第三方檢測數據顯示,該產品連續三年蟬聯天貓敏感肌面霜品類銷量榜首,復購率達47%,遠超行業平均水平。董俊姿直言:“藥企出身讓我更懂得敬畏專業,護膚品不是玄學,而是需要醫學證據的科學。”
從產品推銷到情感共鳴,重構用戶連接
在流量紅利消退的背景下,董俊姿帶領團隊開創了專業KOL+日化垂類KOL雙軌傳播模式,將晦澀的技術語言轉化為消費者聽得懂的生活劇本。這種“場景化敘事”背后,是董俊姿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洞察。他要求團隊每月提交“用戶痛點地圖”,將肌膚問題與城市生活場景深度綁定。針對一線城市白領推出地鐵通勤防護套裝,為高原地區消費者定制紫外線修復方案。
當行業陷入概念戰成分戰時,董俊姿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路——參與制定行業標準。“標準不是護城河,而是對消費者的承諾。”董俊姿的這句話,體現在品牌研發投入的持續增長上。
董俊姿和他的團隊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或許正是當下浮躁市場中稀缺的品質。在董俊姿看來,中國功效性護膚市場的終極競爭,不在于短期流量爭奪,而在于能否通過技術創新與價值傳遞,為消費者提供可量化、可驗證、可持續的肌膚健康解決方案。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