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興:村強民富產業興,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點燃鄉村振興“強引擎”
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能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推動鄉村產業興旺與生態宜居,助力農民增收與共同富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近年來,江蘇省泰興市積極布局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加快構建產權關系明晰、經營方式穩健、權能結構完整的運行新機制,激發農村各類經濟組織創造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提升農村發展水平,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
泰興市河失鎮西黃村黃英杰家庭農場內,工作人員正有序開展農機檢修與農資清點工作,為即將開展的小麥“一噴三防”作業及夏糧豐收季做好充分準備。該農場通過土地流轉在西黃村集中經營近1600畝耕地,構建起以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為核心的現代化種植體系。依托“全程機械化作業+訂單式產銷對接”的創新模式,農場已形成涵蓋標準化生產、專業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的完整產業鏈,推動畝均經濟效益實現顯著躍升,較傳統種植模式增長四倍。在農場效益提升的帶動下,西黃村集體經濟呈現良性發展態勢。該村聚焦資源活化利用,通過創新資產運營機制,將閑置資源轉化為創收資產,全年通過規范化的資源流轉與租賃實現經營性收入95.68萬元。當前,西黃村正深化黨建引領作用,立足村莊資源稟賦,系統整合各類生產要素,積極探索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路徑,健全聯農帶農機制,持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力爭2025年村集體收入突破115萬元,構建現代農業發展與鄉村振興互促共進的新格局。
泰興市宣堡鎮三堡村創新探索“村企共建”發展路徑,與平安集團泰州中心支公司合作成立強村公司,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系統整合本村及周邊村落的特色農產品資源,聚焦銀杏、蕎麥等生態原料開發康養系列產品,打造從田間到終端的全產業鏈模式。通過精準對接市場需求,推出健康食品、養生茶飲等多元化產品矩陣,并依托企業渠道優勢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網絡。今年一季度,該模式已實現銷售額近60萬元,創造利潤超10萬元,直接帶動3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在現有成果基礎上,三堡村以黨建聯建為紐帶推動資源整合,打造教學基地,規劃建設集理論培訓、實踐研學、餐飲住宿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預計年接待量可創收50萬元。同步啟動的還有專屬電商平臺建設項目,將借助平安集團的技術支撐與流量資源,構建三堡村自主可控的數字化銷售渠道,力爭年內通過該平臺為村集體新增收益50萬元,全面激活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動能。
今年,泰興市將在特色鄉村試點的基礎上,持續拓展豐富綜合服務型、資產運營型、生產經營型、產業帶動型、村企聯動型“五種類型”發展模式,盤活利用好村集體閑置資產,鼓勵發展居間服務、開展社會化服務等新型服務經濟。力爭實現全市村級集體經營性總收入突破4.4億元大關,其中百萬級經濟強村占比提升至55%,點燃鄉村振興“強引擎”。
詳情請見:https://www.tznews.cn/article/content.html?key=681d652d70dc6213768b456b&lanmu=111special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