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共赴中博之約,助力“小巨人”澎湃發展“大能量”
特約評論員/王冰
6月27日至6月30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在廣州舉辦。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的“頭回客”和“回頭客”,跨越山海,如約而至。
小中見大,博覽天下。中博會自2004年誕生以來,歷經20年風雨兼程,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極具影響力的中小企業國際盛會。走過20余載,從首屆聚焦國內展示,到如今整合全球資源;從關注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到推動“小巨人”向關鍵產業鏈頂端邁進……二十載風華正茂,中博會見證了無數中小企業的成長與蛻變。如今,第二十屆中博會再次聚焦全球目光,讓世界看到中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的強勁活力。
本屆中博會展會規模宏大,展覽面積近8萬平方米,設置7個展廳,提供超3400個展位,近2000家境內外企業踴躍參展。國際展區內,加拿大的3D機器視覺、韓國的先進導熱材料等高科技產品,與斯里蘭卡的錫蘭紅茶、庫克群島的特色服飾等特色商品交相輝映;省區市專精特新展區中,1145家優質企業集中亮相,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395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63家,優質企業占比高達78.6%,充分彰顯出我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卓越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本屆中博會上,處處彰顯中小企業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先鋒作用,江蘇企業作為新興產業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示了包括集成電路、5G通信、高端裝備等領域的創新成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累計培育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6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這些數據見證了中小企業群體量質齊升的發展態勢,讓中小企業這股“涓涓細流”匯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中小企業是推動國際合作與全球產業鏈融合的積極參與者。當下,中小企業發展正面臨著復雜多變的新形勢。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個性化需求也日益提升,這給中小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但危與機并存,隨著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換道超車”的機會,使其能在細分領域精準發力,開辟新的市場空間。
隨著中國品牌實力日益“硬核”,中博會正成為眾多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起點。為更好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還需凝聚共識、多方攜手、協同發力。一方面,中小企業自身要堅定創新發展理念,深度聚焦細分市場,朝著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方向發展。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學研合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實現從“跟跑者”向“領跑者”的轉變。另一方面,政府應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加強政策精準扶持,鼓勵人才向中小企業流動,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深化國際合作交流,搭建更多國際合作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幫助其更好應對國際市場的風險與挑戰。同時,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開展各類培訓、交流活動,幫助中小企業提升管理水平、拓展市場渠道。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當“小巨人”的技術在全球場景落地生根,當創新微光匯聚成產業鏈重構的時代洪流,我們期待更多中小企業秉持創新發展理念,以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向國際市場,在全球經濟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共同書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王冰)
詳情請見:https://m.jstv.com/news/2025/6/30/1389199814478102528.html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