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小板凳”上議出巧辦法 助居民樂享幸福生活
“王阿姨,義診的醫生來了,快下樓量量血壓!”在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四牌樓街道新河街社區,總能聽到這樣熱絡的招呼聲。
在新河街社區,服務不是冷冰冰的條款,而是街坊鄰居伸出的熱乎手;治理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揮,而是大家圍坐小板凳商量的貼心話。從“健康小屋”的守護,到“樂享”活動的歡聚,從“小板凳”上議出的巧辦法,到“暖心管家”積極幫忙,再到“微家”里匯聚的愛心,社區黨委以黨建為引領,帶著大伙兒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和美、越來越有滋味,幫助居民樂享幸福生活。
“愛新驛站”安家啦,家門口的“守護神”
黨員醫生帶頭干,健康服務送上門。在專門服務于“三新”群體及社區居民的“愛新驛站”里,由愛爾眼科醫院、愛康國賓門診部黨員醫生組成的“愛新先鋒隊”定期坐診、開講座,將量血壓、測血糖、看眼睛等健康服務變為家常便飯。墻上的“紅鋒榜”清晰展示著服務好、熱心腸的“明星”醫生,贏得了居民的青睞。
驛站化身“好鄰居”,健康守護在身邊。 這一創新舉措,讓醫生真正成為社區的“好鄰居”,把便捷的醫療服務送到了居民樓下。過去一年間,愛新驛站積極開展免費檢查、健康講座10余場,幫扶困難戶20多次。居民們由衷稱贊:“這小屋,真管用,是咱健康的‘守護神’!”
凝聚轄區力量,共享幸福生活
社區黨委積極整合轄區資源,將江蘇大學學生、供電公司師傅、檢察院普法員、烈士陵園志愿者等“能人巧匠”匯聚一堂,擰成服務合力。一年來,這支多元隊伍熱熱鬧鬧開展了20余場活動:大學生耐心輔導老人急救知識,供電師傅上門排查居民家庭用電隱患,檢察官生動講解反詐知識,志愿者們攜手清潔環境、組織節慶聯歡……活動場場有特色、有溫度,深受居民喜愛。
小板凳上嘮大事,“金點子”落地變“甜果子”
社區里雞毛蒜皮的事不少,咋解決?新河街有妙招——“小板凳議事會”。幾張小板凳一擺,黨員、物業、居民代表等圍坐一圈,有啥說啥。這套法子簡單有效,先聽大伙兒有啥煩心事(收訴求),再一起商量辦法(齊議事),立馬動手解決(快落實),最后告訴大伙兒結果(有回音)。靠著這法子,社區幫助轄區居民裝上了安全的電動車充電雨棚(再也不用“飛線”充電了!)、清理了堵心的樓道雜物、修好了黑乎乎的路燈,建起了“鳥籠架”……一口氣解決了13項民生實事。
“暖心管家”在身邊,小修小補解煩憂
在新河街社區黨委心中,您家水管漏了、電燈壞了、想量個血壓理個發,這些“小麻煩”,就是社區的“心頭事”。為了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近解決這些煩心事,社區黨委主動作為,精心打造了“暖心小管家”志愿服務隊!定期聯合愛爾眼科醫院、愛康國賓門診部等專業力量,免費為老年朋友測血壓、查視力、檢牙齒,把健康關懷送到家門口;攜手社會組織,持續開展免費磨刀、理發等貼心服務,讓生活瑣事困擾迎刃而解。
社區還通過網格群、小區公告欄等渠道,清晰發布每一項惠民服務項目、時間地點、預約方式,確保居民看得見、找得到、用得上,實現需求與服務“零距離”對接。“小管家”解決的雖是小事,傳遞的卻是社區黨委沉甸甸的關懷和社區大家庭的溫暖。(方軒宇 記者 林蘭)
圖片由新河街社區提供。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