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高原群眾重新點亮希望之光 鎮江醫療援藏再添“亮眼”一筆
金山網訊 自7月1日正式開啟援藏之行,鎮江市第十八批援藏醫療隊隊員用精湛的醫術與責任擔當,在世界屋脊上寫下筑牢百姓健康的堅實注腳。近日,鎮江醫療援藏工作再添“亮眼”一筆——在3名隊員聯合會診下,一老一少兩位高原群眾成功擺脫“眼疾”困擾,重新點亮希望之光。
7月底,拉薩市駐林周縣阿朗鄉布崗村工作隊在入戶走訪中發現,一名7歲的小女孩自5年前被狗咬傷后,右眼視力逐漸下降。此外,還有一名獨居的藏族老奶奶,多年前接受眼球摘除術后,眼部經常散發出異味,而且還伴有面部疼痛。獲悉治療需求后,江蘇省第十一批援藏醫療隊隊長、拉薩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超立即著手安排,100多公里外的達孜區人民醫院,鎮江援藏醫療組迅速響應,承擔起兩名患者的診療任務。
“駐村干部開車一個多小時,把患者送到醫院,經過檢查,發現小女孩的右眼并沒有受損,真正導致她視力持續下降的原因,是外傷性上眼瞼下垂和外傷性內眥贅皮遮住了她的大部分瞳孔,這屬于可逆性外眼疾病,經過手術治療就可以恢復視力。”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眼科醫生郭偉目前掛職達孜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他在另外兩名醫療隊隊員——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影像科醫生任國強、丹陽市人民醫院骨科醫生方永祥的配合下,隨即針對獨居藏族老人的病情進行會診,初步判斷導致其面部疼痛的“始作俑者”可能并非陳年眼疾,而是副鼻竇炎引發的牽涉性疼痛。之后的CT檢查證實了醫生的判斷,在經過抗生素治療后,老人的疼痛癥狀得到明顯緩解。
受到醫療文化條件的限制,當地百姓往往缺乏對眼科疾病的認識和眼保健意識,患病后往往不知所措,像此次診治的兩名患者一樣,因不主動就診或“無處就診”而延誤病情的情況并不在少數。郭偉記得,曾有一名患有白內障的老大爺,因逐漸視物不清而恐慌不已,自覺時日無多,直到了解到家附近的醫院有援藏醫生坐診,就診后得知自己的病“通過一場小手術就能解決”時,他激動得老淚縱橫。
一次次成功救治,一種“被需要”的強烈感覺不斷沖擊著郭偉的心靈,讓他想要盡自己所能,為藏族同胞們留下點什么。
從零起步,制定診療規范;開設并建設眼科門診及眼科病房;培養專科醫生;引進眼底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白內障超聲乳化儀、顯微鏡等醫療設備;開展眼科手術……在郭偉的指導和參與下,達孜區人民醫院眼科的發展正一步步走上正軌。不過,郭偉的醫療援藏目標遠不僅于此。“在為期一年半的醫療援藏工作期間,除了填補這里眼科治療項目的空白,我還要和同事們一起,提升當地兒童青少年的眼保健意識。此外,通過帶教,為達孜留下一支‘帶不走’的眼科醫療隊伍。愿高原上的每個人都能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郭偉說。(錢菁璐 記者 楊泠)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