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閱讀活動“舞”出紅色傳承
娃娃唱主角 書香“種”心田
金山網訊 “孩子們自編自演節目,比專業演出更打動人心!”日前,在句容市邊城鎮第四屆“古韻東鄉”主題閱讀活動現場,一位家長望著舞臺上活力四射的孩子,眼角漾起欣慰的笑意。這場由邊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主辦的活動,將紅色文化與青少年閱讀深度融合,以兒童為主體、文藝志愿者為支撐,真正讓“文化種子”在東鄉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舞臺上,孩子們用純真和創意點亮了整個活動。《開門大吉》的節奏中跳出稚嫩卻整齊的舞步,《七月火把節》的旋律里藏不住認真排練的痕跡,《山笑水笑人歡笑》的旋轉之間盡顯蓬勃朝氣——這些由孩子們主導創作的節目,猶如初綻的茉莉,清新生動,把藝術的種子悄然撒進更多童年的心田。
東昌村文藝志愿者緊隨其后,為整場活動注入更多層次的文化韻味。《吉祥》舞出傳統之美,《中國夢》唱響時代強音,《小兩口》則以貼近生活的劇情引來陣陣笑聲。紅色短劇《小馬倌》將氣氛推向高潮,閱讀推廣人徐媛深情講述烽火年代中少年的愛國故事。硝煙中的身影、堅定而清澈的眼神,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何為“守護”、何為“擔當”。活動最后,全場齊聲高唱《歌唱祖國》,激昂的歌聲成了紅色基因傳承的“養料”。
舞臺之外,邊城鎮還著力優化基層閱讀陣地,讓書香真正浸潤百姓日常。通過系統摸排與空間改造,一批農家書屋實現提檔升級。科學規劃布局、精準擴充藏書,尤其注重紅色經典書籍與兒童讀物的配置,使書屋成為群眾喜愛的“文化客廳”。
在衣莊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新設的便民閱讀角將紅色研學與日常閱讀有機融合。“以前看書就只是看書,現在是從書中讀歷史、學精神,孩子們越來越愿意來了!”一位經常帶娃前來閱讀的村民高興地說。趙莊村則借助種田大戶嚴秀林的“田間課堂”,增設特色農技閱讀點,農業科技書籍、種植手冊成了農戶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截至目前,邊城鎮已通過一系列主題閱讀與空間優化舉措,讓“愛國尚學、厚德崇文”的東鄉文化深入人心。下一步,該鎮將繼續拓展閱讀活動的深度與廣度,讓“古韻東鄉”在書聲與歌聲中,結出更為飽滿的文明碩果。(趙欣睿 記者 朱浩 滕慶海)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