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世界里的 “接指” 守護——鎮江三五九醫院2小時精密手術助聾啞女工斷指再植成功
金山網訊 9月27日,鎮江三五九醫院手外與足踝外科團隊歷經2小時精密操作,成功為一名35歲聾啞女工完成右手環指、小指完全離斷再植手術。這場跨越 “無聲屏障” 的生命救援,既展現了顯微外科技術的精湛,更讓醫學人文關懷的溫暖在醫患間傳遞。
當日上午,該女工在工作時右手不慎卷入機器,環指與小指被完全切斷。劇痛中,她因聾啞無法呼救,工友發現后立即將其送往鎮江三五九醫院,同時妥善保存離斷指體。抵達醫院急診時,患者雖疼痛難忍卻始終沉默,醫護人員通過手勢交流及后續溝通,才知曉其特殊身體狀況。
“她無法用語言表達疼痛,每一步操作都要更精細、更謹慎。” 手外與足踝外科主任何志得知患者情況后,立即啟動急診綠色通道。為打破溝通障礙,醫護人員第一時間打開手語翻譯軟件,通過文字安撫她的情緒: “別害怕,我們一定全力救你” 。在團隊協作下,術前檢查、手術方案制定等流程高效推進,為斷指再植爭取黃金時間。
手術在顯微鏡下正式展開。面對直徑不足1毫米、細如發絲的血管,醫生需精準吻合10余條血管、神經及肌腱,所用顯微縫線直徑僅0.02毫米,操作精度堪比 “在發絲上繡花”。團隊嚴格遵循 “先修復骨關節、再吻合血管神經、最后縫合皮膚” 的科學流程,每一次進針、打結都力求穩準。當止血帶松開的瞬間,原本蒼白的斷指逐漸恢復紅潤——這一信號標志著血流成功貫通,手術取得關鍵突破。
術后護理階段,護理團隊將患者血運監測頻率提升至每15分鐘一次,同時使用紅外線治療儀促進傷口愈合。管床醫生謝金峰每天查房時,都會提前寫好病情說明字條,配合手勢向患者講解恢復情況;護士長鄭明珠則留意到,盡管無法言語,患者每次看到醫護人員都會豎起大拇指,“這個動作,就是她對我們最直接的認可”。

作為江蘇省內較早開展斷指再植技術的科室,鎮江三五九醫院手外與足踝外科每年完成此類手術200余例,成功率超95%。針對斷指急救,何志主任特別提醒:斷指再植黃金時間為受傷后 6-8 小時,離斷指體切勿沖洗浸泡,需用無菌紗布包裹后置于 4℃冰水混合物中,盡快送往具備顯微外科技術的醫院,“規范保存與及時送醫,是提高再植成功率的關鍵”。
目前,該患者右手手指血運已穩定,正接受專業康復訓練。醫療團隊表示,將持續關注其神經功能恢復進度,制定個性化康復方案,助力患者早日重返工作崗位。(陳燕 劉滿生)
責任編輯:張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