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季“延遲” 自行采摘的桂花能食用嗎?
金山網訊 時值金秋,鎮江街頭巷尾、公園景區內仍能聞到陣陣桂花香氣,吸引不少市民駐足。不少人在賞桂、聞桂之余,也動起采摘的念頭,想將枝頭的桂花帶回家,制作桂花蜜、香囊等。然而,這些生長在道路邊、開放在公園里的桂花,真的適合采摘食用嗎?

目前,焦山景區內仍有部分桂花在陸續開放,但開花植株數量不多,也并未發現有采摘桂花的游人。“大部分游客文明賞花,偶爾會遇到少數游客采摘枝頭的桂花。”焦山景區工程園藝科科長錢雪平介紹,他曾觀察到,會有部分游客用塑料袋接住從樹上捋下的花朵。但他表示,如果只是摘取少量花朵,不損傷樹葉、不折斷枝條、不粗暴搖晃樹木,對桂花植株的生長并無大礙。
據了解,該景區內的桂花樹并未噴灑農藥,花朵表面沒有藥物或毒害殘留,理論上講,市民若取之食用,并無安全之憂。但景區建議廣大游客文明賞花,把花香留給更多人。
不過,長在市區主干道、交通節點旁的桂花,情況則大不相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園林綠化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道路邊的桂花長期接觸汽車尾氣,花朵表面可能沉積鉛、鎘等重金屬。此外,為防治病蟲害,園林部門也可能對綠化植物噴灑農藥,導致花朵上有藥物殘留。因此,從食品安全角度出發,不鼓勵市民隨意采摘城市公共綠化區域的桂花用于制作食品。
另外,不少市民好奇怎么都到11月了,還有桂花開放呢?“往年10月中旬桂花就差不多謝了,但今年到了11月還能聞到花香。”錢雪平介紹,今年由于氣溫波動較大,部分桂花植株出現“感溫錯亂”,植株之間個體差異也較為明顯,導致花期整體延后,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持續開放現象。盡管花開不斷,但整體開花量不多,也未形成往年那種“集體盛放”的盛況。而當前仍有花立枝頭,也成了今秋一道特別的景色。(圖/文 記者 郭淑嫻)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