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清淤新標桿!巴洛仕集團多功能清淤機器人破解水下作業難題
近日,由國內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巴洛仕集團自主研發的多功能智能清淤機器人完成多次實戰應用,成功實現河道淤泥高效清理、污染物精準檢測與生態修復一體化作業。這一創新裝備的投入使用,不僅填補了國內水下清淤智能化技術空白,更標志著我國水利環保裝備領域邁入“無人化、精準
化、綠色化”新階段。
據了解,傳統清淤作業依賴人工潛水或大型船只挖掘,存在效率低下、安全風險高、生態破壞嚴重等痛點,尤其在淺灘、狹窄河道、污染水域等復雜場景中難以施展。此次亮相的智能清淤機器人,融合了水下自主導航、超聲波探測、高壓水射流清淤、淤泥固液分離等多項核心技術,
1400*600*510外形尺寸,整機重量350kg搭載高清水下攝像頭和多參數水質傳感器,可在水深10-30米的復雜水域自主作業。
作業現場,操作人員通過地面控制臺即可實時監控水下情況,機器人憑借激光雷達與聲吶融合導航系統,靈活躲避障礙物,精準定位淤泥堆積區域。其搭載的高壓水射流裝置能以可調壓力沖擊河底淤泥,配合螺旋式吸泥泵將混合物抽送至自帶的固液分離模塊,分離后的清水經凈化處理后原位排
放,固態淤泥則壓縮成泥餅便于運輸回收,實現“清淤不排污、作業零污染”。數據顯示,該機器人單小時清淤量可達80立方米,是傳統人工清淤效率的15倍以上,作業成本降低40%,且無需封閉河道,不影響周邊水體生態。
巴洛仕“智能機器人還具備數據化管理功能,可實時采集淤泥厚度、污染物成分、水質指標等數據,生成可視化分析報告,為后續河道治理和生態修復提供科學依據。”研發團隊負責人介紹,該裝備針對不同場景設計了模塊化組件,可快速切換清淤、檢測、修復等功能,適用于河道、水庫、湖
泊、港口等各類水下清淤需求,尤其在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飲用水源地保護等民生工程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此次巴洛仕集團清淤機器人的成功投用,得到了水利部門與環保領域專家的高度認可。業內人士指出,智能清淤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不僅破解了傳統清淤技術的諸多瓶頸,更推動了水利環
保行業的技術升級,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裝備支撐。下一步,研發團隊將持續優化產品性能,拓展深海清淤、管道清淤等應用場景,同時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落地,助力更多地區實現水環境治理提質增效。
據悉,首批10臺多功能清淤機器人已簽約訂單,將陸續在全國多個水利工程、環保治理項目中投入使用,巴洛仕集團為守護綠水青山注入“智能力量”。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邱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