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價“折扣”里的民生溫度與改革精度
近日,鐵路部門再推票價優化重磅舉措,對 130 余條線路、1300 余趟動車組列車實施大幅票價優惠,最低折扣低至 4 折。這一舉措并非簡單的促銷讓利,而是鐵路部門持續深化市場票價改革機制、精準服務社會需求的生動體現。
靈活定價是成熟市場的核心支撐。構建靈活多元的票價機制,是鐵路邁向成熟市場的關鍵一步。長期以來,相對固定的鐵路票價難以適配復雜的市場需求。此次調價打破單一定價模式,基于客流規律、線路特性和時段差異精準施策:對沈佳高鐵等客座率偏低的長途線路加大折扣力度,沈陽北至長白山的高鐵票優惠金額達 86 元;為沈陽至撫順城際通勤族設置多檔位優惠,精準匹配日常出行需求;更對學生、殘疾軍人等特殊群體延續“折上折”政策。這種“優質優價、錯峰引導”的差異化定價模式,既提升了運輸資源利用率,又避免了公共服務資源浪費,實現了運輸效能的優化升級。
精準施策是以民為本的溫度彰顯。票價調整的背后,是鐵路部門服務民生的細致考量與責任擔當。從過去固定單一的票價體系,到如今“有升有降”的靈活機制;從哈爾濱局的4折重磅優惠,到沈陽局的日常與周末差異化折扣,再到對特殊群體“折上折”的溫情延續,每一項規則設計都緊扣不同消費群體的出行場景。鐵路部門以市場化機制為依托,堅守公共服務屬性,將發展成果切實惠及民生,生動詮釋了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多元賦能是政企雙贏的生動實踐。優質優價”的定價邏輯,正推動形成健康多元的客運產品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鐵路票價調整不再是單純的價格變動,更成為撬動消費、聯動產業的重要支點。國鐵成都局與自貢文旅部門攜手推出“高鐵 + 文旅”融合活動,成都至自貢部分車次票價低至5折,帶動當地游客環比增長超 90%;山西多地動車組實施票價優惠,大幅促進區域文旅消費與人員流動,為地方經濟發展添磚加瓦。這種遵循市場規律的差異化定價,既讓旅客能夠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選擇出行方案,又助力鐵路部門構建多層次客運服務市場,最終實現旅客權益與鐵路發展的雙贏格局。
從綠皮火車到復興號馳騁,從固定票價到靈活折扣,再從單一服務到多元供給,中國鐵路的發展始終與時代同頻、與民生共振。此次票價優化調整,既是鐵路市場化改革的進階實踐,也是公共服務與市場機制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未來,隨著市場化票價機制的持續完善,鐵路部門必將推出更多精準化、有溫度的服務創新。讓飛馳的列車不僅成為高效出行的優選,更成為連接城市鄉村、串聯民生福祉的堅實紐帶。(陳德芳 史敏慧)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