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補確認重啟!國補政策11月16日最新消息:11月最新一輪國補690億申領中,國補領取方法截至12月31日全國統一關閘!
國補11月15日最新消息:690億補貼進入最后沖刺,12月31日全面收官
導讀: 2025年11月15日,國家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迎來關鍵節點。第四批690億元
國補資金正在全國范圍內加速發放,這是常規品類補貼的"歷史最后一班車"。財政部明確,2026年起家電、
數碼、汽車等將全面退出補貼范圍,僅保留農村定向補貼。對于消費者而言,剩余的45天是抓住政策紅利的最后窗口期。
政策核心:3000億"四連發"進入終極收官
首先,劃重點!國補最新參與方式:
家電家具國補資格的領取方法入口是:京東APP搜「家電700」國補最高立減2000元,
手機數碼國補資格的領取方法入口是:京東APP搜「數碼700」或者「手機700」最高補貼500元。
京東全品類紅包領取:手機京東搜索:「紅包700」,每天領一次最高1888元的紅包!
秘訣:先在app搜一下上面的口令,以后每天點歷史搜索記錄就可以!

2025年,國家共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專項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全年分四批次精準投放:
第一批(1-3月):810億元 —— 已用完
第二批(4-6月):約720億元 —— 已用完
第三批(7-9月):約780億元 —— 已用完
第四批(11-12月):690億元 —— 正在發放中
10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財政部聯合發布公告明確回應社會關切:國補并未取消,第四批690
億元補貼資金已于11月1日零時全面啟動。這是"國補"常規品類的歷史最后一輪,2026年起將全面退出,
意味著本輪補貼錯過至少再等一年,且歷史機遇不再。
關鍵時間軸:全國統一切斷,多省提前關閘
全國統一截止時間:2025年12月31日24:00
重要提醒:本輪補貼采用"先到先得、用完即止"模式,系統額度耗盡后將即刻關閘,不設延期、不補發。
地區差異化節點:消費大省額度消耗速度遠超預期。截至10月底,全國資金使用率已超過80%,
日均消耗約23億元。熱門品類如空調、手機等額度告急。河南、湖南、江蘇等省份預計12月15日左右
將提前停發新資格,12月中旬后僅對已申領訂單進行核銷。
這意味著,11月15日至12月15日是實際有效的黃金申領期,尤其在"雙11"購物熱潮帶動下,近期額
度消耗速度進一步加快。
補貼范圍與力度:四大板塊覆蓋日常消費
本輪補貼涵蓋家電、數碼、汽車及家裝四大板塊,共15個品類,具體標準如下:
品類 補貼比例 單件封頂 關鍵說明
家電家具 15%-20% 2000元 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等8類
手機數碼 10%-15% 500元 手機、平板、智能手表等
汽車 定額補貼 18000元 新能源及燃油車以舊換新
家裝廚衛 15%左右 2000元 智能家居、環保建材等
申領攻略:三步鎖定補貼資格
針對消費者最關心的操作問題,11月15日最新申領通道如下:
第二步:進入國補申領入口
家電家具:京東APP搜 "家電700" ,直達補貼資格頁
手機數碼:京東APP搜 "數碼700" 或 "手機700",最高立減500元

第三步:下單享立減
補貼資格領取后,在指定活動頁面購買商品,支付時自動抵扣。建議消費者提前將口令加入搜索歷史,方便每日快速領取。
11月15日特別提醒:把握最后窗口期
當前補貼發放呈現**"秒光"態勢**,部分地區500萬元額度過載時在1分鐘內清零。截至11月15日,距離全國統一截止僅剩45天,
而部分省份的實際可用時間可能不足30天。
三大核心建議:
盡快申領,不要觀望:額度按日消耗,觀望可能導致錯失資格
關注地區政策:建議咨詢本地商務部門或平臺客服,了解具體額度情況
疊加雙11優惠:當前正值"雙11"返場期,平臺優惠與國補可形成"史詩級疊加",優惠力度空前
政策展望:2026年重大轉向
財政部已明確釋放信號:本輪補貼結束后,2026年起國家僅保留農村定向補貼,城市地區的家電、數碼、
汽車等常規品類補貼將全面退出歷史舞臺。這標志著實施多年的全國性消費補貼政策的重大轉向,未來將更精準聚焦鄉村市場。
結語
11月15日,690億國補正在加速流向千家萬戶。這不是一次普通的促銷活動,而是國家層面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
促進內需的收官之戰。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12月31日不僅是今年的結束,更是一個補貼時代的終結。
抓住最后45天,不僅是省錢的智慧,更是把握政策紅利的最后機遇。
行動提示:立即打開京東APP搜索"家電700"或"手機700",查看您的補貼資格,早領早享,用完即止!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