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億人次背后,是流動中國的活力與溫度
39.5億人次!當全國鐵路1至10月的旅客發送量新鮮出爐,這串沉甸甸的數字不僅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更像一把鑰匙,解鎖了流動中國的蓬勃生機。從單日2313.2萬人次的峰值突破,到6.4%的同比增長,鐵路客運的亮眼成績單,既見證著民眾出行需求的持續釋放,更彰顯著中國交通事業以人為本的發展底色。
這39.5億人次,是經濟復蘇的“晴雨表”,更是民生改善的“見證者”。出行需求的旺盛,源于社會生產生活的加速回暖——商務洽談的高頻往返、探親訪友的溫馨相聚、旅游休閑的品質追求,都通過鐵軌的延伸得以實現。值得稱道的是,鐵路部門沒有只顧“快節奏”的客流增長,更守住了“慢節奏”的民生溫度。公益性“慢火車”穿梭于老少邊及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列車架起城鄉聯通的橋梁,讓每一個群體都能共享交通發展成果,這正是“人民鐵路為人民”最生動的詮釋。
鐵路的底氣,藏在不斷升級的供給能力里。面對多樣化的出行需求,鐵路部門不再是“一刀切”的運力投放,而是精準對接、靈活應變。想帶家人享受親子時光?有親子游、康養游等特色旅游列車;想追尋紅色記憶?紅色旅游專列帶你重溫崢嶸歲月;球迷要奔赴賽場、歌迷要打卡演唱會?定制化的“球迷專列”“歌迷專列”讓熱愛不留遺憾。1至10月2049列旅游列車、28.1%的同比增長,不僅讓出行更具儀式感,更激活了“主題列車+”的消費新場景,為沿線餐飲、住宿、文旅產業注入動能,形成交通與經濟的良性循環。
讓旅客點贊的,還有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服務升級。學生、兒童、傷殘軍人能享受到票價“折上折”,60歲以上老人會員能獲3倍積分,14至28歲青年會員有2倍積分回饋,這些差異化優惠讓出行更具性價比。12306客戶端單筆購票上限調至19張,新增團體票電話受理,解決了團隊出行的購票難題;40座車站、54趟列車試點高鐵寵物托運,30座車站推行“輕裝行”服務,讓出行不再有“后顧之憂”;94個互聯網訂餐站點、不斷提質的“一盒好飯”,讓旅途滋味更舒心。從購票到乘車,從硬件到軟件,每一處細節優化都直擊旅客痛點,讓“平安便捷溫馨出行”從口號變成現實。
流動的中國,需要堅實的交通支撐;旺盛的需求,呼喚持續的改革創新。國鐵集團深化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動態優化列車運行圖,挖潛運輸能力,讓運力跟著需求走;推進市場化票價機制,實行靈活折扣、有升有降,讓票價更貼合市場規律。這種“需求導向”的改革思路,既保障了旅客權益,也讓鐵路運輸更具活力和競爭力。
39.5億人次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隨著后續列車開行方案的持續優化、便民舉措的不斷落實,鐵路將繼續扮演好“國民經濟大動脈”的角色。這飛馳的列車,載著的是億萬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連接的是城鄉協同發展的希望,傳遞的是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信心。
從綠皮火車到復興號,從“能走就行”到“走得舒心”,鐵路的變遷見證著時代的進步。39.5億人次的背后,是技術的升級、服務的提質,更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未來,隨著交通強國建設的不斷推進,相信鐵路會帶來更多驚喜,讓流動的中國更有活力、更有溫度,讓每一次出行都成為一段美好的旅程。(孟文強)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