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推行差異化票價,釋放了哪些信號?
近期,國鐵呼和浩特局、鄭州局、哈爾濱局、太原局、成都局等相關鐵路運輸企業,對沈佳、京哈、渝廈等130余條高鐵線路的1300余趟動車組列車票價進行打折優惠讓利,最低實行4折優惠。據了解,這是近年來鐵路部門比較密集的一次調價。那么,這次密集調價釋放了哪些信號呢?
筆者認為,推行靈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場化票價機制,打破傳統“一刀切”的固定票價模式,能夠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例如,國鐵成都局自10月25日起,推出“高鐵+文旅”鐵旅融合專項活動,結合票價打折聯動文旅配套。成都至自貢鐵路打折后,當地旅游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有效激活了淡季消費市場。截至11月6日,成都東至自貢發送3354人次,環比增幅91.3%,有效激活秋季旅游市場。刺激消費,擴大內需降價政策通過降低出行門檻,激發了跨區域人員流動,帶動了文旅、餐飲、零售等關聯產業的發展。這表明鐵路部門通過價格杠桿,積極融入國家擴大內需的戰略,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其次,推行差異化票價,能夠降低民眾出行成本,提升服務品質。據了解,國鐵鄭州局此次票價調整分為“周中”和“周末”兩個部分,并且,為更廣泛惠及出行旅客,根據旅客的出行需求,周末的優惠車次會更多,覆蓋線路也更廣泛。票價差異化調整讓普通民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例如國鐵哈爾濱局對省內22趟動車組采用票價優惠,全程最高優惠40元。同時,學生、兒童等特殊群體旅客還可享受“折上折”,最低4折優惠。這種差異化優惠設計兼顧了社會公平與市場效率,體現了鐵路作為公共服務的公益屬性,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便捷、實惠的出行服務。
最后,差異化票價政策能夠提高鐵路的市場競爭力,拓展市場份額。在中長距離運輸中,高鐵與民航存在競爭,中短距離則與公路客運競爭。差異化票價使高鐵在不同市場區間更具性價比,增強了其在交通市場的競爭力,有助于吸引更多對價格敏感的旅客,進一步鞏固高鐵在中長途出行中的主導地位。
綜上,不同旅速、不同價格、不同運行時刻的差異化客運產品體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調整票價,不僅僅是簡單的價格調整,更是鐵路部門在市場化改革、民生服務、經濟發展等多維度協同推進的重要舉措,體現了鐵路作為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孟菊麗)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