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鎮江丹陽華南支行多元化開展反假幣宣傳
金山網訊 在現金交易仍頻繁的日常生活中,假幣陷阱已成為威脅群眾財產安全,尤其是識別能力較弱的老年群體的一大隱患。為切實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今年以來,工行鎮江丹陽華南支行積極踐行金融機構社會責任,通過多元化、立體化的反假幣宣傳舉措,普及貨幣鑒別知識,有效提升了老年客戶的防騙免疫力,為維護區域金融秩序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該行以廳堂為主陣地,組織工作人員化身“反假幣知識宣傳員”,利用客戶辦理業務的等候時間,開展高頻、高效的微沙龍活動。工作人員聚焦老年客戶,用通俗易懂的方言,生動剖析假幣的真面目與危害,詳細講解常見假幣欺詐群眾的手段,如“找零調包”“撕角索賠”“祈福調包”等典型騙局,引起老年朋友的強烈共鳴。同時,在大堂區、柜臺、公眾教育區等區域有序擺放反假幣宣傳折頁,營造出濃厚的反假幣氛圍,幫助老年客戶直觀理解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性。
為了讓老年客戶直觀清楚防范假幣的方法,該行工作人員在現場拿出了“真家伙”——不同面額的人民幣,進行“一轉、二摸、三透光”的實物教學:“一轉”看動感, 現場演示轉動鈔票,觀察數字光彩光變效果和安全線顏色變化。“二摸”感凹凸, 引導老人親手觸摸毛主席頭像、國徽等關鍵部位的凹凸感,記憶真幣的獨特觸感。“三透光”辨真偽, 指導老人借助光源觀察清晰的水印和精準完整的對印圖案。這種互動式、體驗式的講解,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實用技能,深受老年朋友歡迎。
同時,該行主動“走出去”,將反假幣知識送進社區、菜市場與沿街商鋪。宣傳小隊通過與商戶、居民面對面交流,發放宣傳折頁,結合真實案例進行科普。他們特別總結了 “老年朋友反假幣須知” ,提醒大家:交易時務必保持警惕、不貪圖小便宜;可隨身攜帶簡易驗鈔燈輔助鑒別;一旦誤收假幣應立即上交銀行或公安機關,切勿嘗試再次使用;遭遇詐騙應及時報警。這種“零距離”的宣講,讓反假幣知識滲透到更多的老年生活場景中,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社會防線。(吳義進)
責任編輯:李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