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銷售遇瓶頸?外賣院長帝恩親授,一鍵引爆流量密碼!
打開外賣后臺,訂單數據日漸下滑
推出活動,短暫客流增長,但后續依舊冷清
運營成本不斷增加,銷售利潤持續下降
.....
這是當下不少餐飲商家的真實困境。那在外賣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如何才能突破銷售瓶頸、找到可持續的流量增長路徑?

數據透視:餐飲外賣市場供需失衡,機遇與挑戰并存
近期,紅餐產業研究院發布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5年8月,全國餐飲門店數量超過760萬家,較2024年同期降低了1.9%;2025年上半年,27家上市餐飲企業中有6家企業是虧損狀態,而29.6%的企業遭遇了營收與利潤的雙重下滑。
下滑數據的背后呈現出餐飲機構供需關系“供過于求”的態勢。而在供需失衡的大環境中餐飲外賣市場也正在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博弈”,商家若不調整運營策略,很容易陷入銷售瓶頸。

痛點聚焦:餐飲商家最容易進入的三個“外賣誤區”
作為美團、餓了么外賣的特邀講師,外賣院長帝恩在十余年的外賣運營實戰,與上千家餐飲商家的溝通中發現,多數商家的外賣困境并非源于“市場飽和”,而是陷入了三大運營誤區:
其一,“盲目追流量,忽視精準度”很多商家花高價投放平臺推廣,卻未明確目標客群;其二,“依賴促銷,透支利潤”為了沖銷量,很多商家頻繁推出大額優惠,盡管短期內訂單上漲,但只要優惠一停,客流立刻流失,長期下來還會讓消費者形成 “低價依賴”,難以回歸正常客單價;其三,“重獲客、輕留存”很多商家把精力全放在吸引新客上,卻忽略了老客的維護,這也導致了客群如流水匆匆而過,花盡人力物力獲得的“潑天”流量卻接不住,白白浪費了高價值客群。

破局邏輯:“精準流量 + 轉化優化”齊發雙驅動
“
解決
流量難獲取、獲取難轉化、轉化難留存
的惡性循環,需要
精準流量
與
轉化優化
的珠聯璧合!
”
外賣院長帝恩指出。“流量不等同于訂單,只有讓對的人看到并愿意下單且愿意回購,這才能夠幫助外賣商家留客、拓客、轉化、獲利”。
結合上千家餐飲商家的實戰成功經驗,外賣院長帝恩提煉出三大創新打法,打造出“引爆外賣流量”的全鏈路落地解決方案。
第一階段,
聚焦平臺流量“精準捕捉”,以低成本鎖定高意向目標客群;
第二階段,
發力私域流量“激活留存”,將平臺過客轉化為長期“回頭客”;
終極階段,
布局內容流量“差異化引流”,讓品牌在同質化競爭中“被記住”。
而值得一提的是,外賣院長帝恩推出的
這一套
全新的運營
“組合拳”
打法,
已成功應用于各行各業,尤其在餐飲外賣領域落地實踐,為商家帶來了顯著收益。
“如果不是帝恩老師,我的店可能早就關門了。”在一次線下分享會上,經營某家常菜餐館的王老板這樣說。2023年,他的店鋪陷入瓶頸,外賣日銷僅30單,獲客成本卻高達25%,幾乎沒有利潤。在帝恩老師的指導下,王老板轉變策略,按照“精準流量+轉化優化”的邏輯調整運營,僅三個月就積累1500名私域用戶,老客復購率提升至30%。
在外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餐飲商家的瓶頸從來不是缺流量,而是缺獲取精準流量、轉化精準流量的方法。對于想要擺脫銷售困境的餐飲人來說,與其盲目投流、跟風促銷,不如沉下心來學習方法,用精準運營撬動流量增長,才能讓外賣生意真正實現“可持續盈利”。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彭羽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