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跨城通勤有哪些新趨勢?哪些城市通勤往來更密切?《2025嘀嗒順風車通勤觀察報告》多維度解析
隨著區域一體化提速,各地一小時通勤圈正在加速打造,讓越來越多雙城通勤族更加便利。那么,順風車在提升跨城通勤效率品質方面,可以發揮哪些創新價值,起到哪些有益補充?
哪些城市之間順風車跨城通勤更熱門?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跨城通勤有哪些新趨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杭州、天津的雙城通勤族,都在往返周邊哪些城市?
近日,嘀嗒出行發布了《2025嘀嗒順風車通勤觀察報告》,基于嘀嗒順風車大數據針對順風車跨城通勤整體現狀,線路特征、各地順風車通勤最新進展,進行了多維度分析呈現,一定程度印證了各地區域一體化帶動更多跨城通勤的新趨勢。
《報告》顯示:2023 年至2025年,順風車跨城通勤平均時速增幅達14.5%。平均費用降幅達5.8%,跨城通勤性價比進一步提升。
同時,順風車跨城通勤規模前五城市群依次是: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和成渝。跨城通勤熱門往返線路Top10前五依次為東莞-深圳、蘇州-上海、廊坊-北京,惠州-深圳和廣州-深圳。
《報告》還首次統計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杭州、天津等八個主要城市,各自順風車跨城通勤Top10出發城市,勾勒了各地一小時通勤圈的最新畫面。
跨城通勤平均時速三年提升14.5%,線路多為小區直達辦公場所
根據嘀嗒順風車大數據,2023年至2025年,順風車整體通勤效率連續三年提升,成本連續三年下降,而在順風車通勤訂單總量中,跨城通勤占比達25.5%。
2023 年至2025年,順風車跨城通勤平均距離從107.7公里增至124公里,平均時長從130.6分鐘微增至133.6分鐘,但平均時速從48.9公里/小時大幅提升至56公里/小時,增幅達14.5%。
此外,2025年,跨城通勤平均費用從106.5元降至100.3元,相比2023年下降了5.8%。
順風車跨城通勤距離主要集中在30-60公里、60-90公里、90-120公里和180公里以上這四個區間,整體看,90公里以上訂單合計占近六成,90公里以內超四成。
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為目的地的,順風車跨城通勤各距離區間的較高頻的線路來看,多數為小區直達辦公場所,且起終點為相鄰的跨城或跨省城市,順風車在一站直達,提升品質效率方面有一定優勢。
跨城通勤熱門線路Top10有6條位于珠三角 深莞、深惠、廣深等熱度高
根據《報告》,順風車跨城通勤熱門往返線路Top10,前五依次為東莞-深圳、蘇州-上海、廊坊-北京,惠州-深圳和廣州-深圳,第六至第十依次為東莞-廣州、惠州-東莞、無錫-蘇州、濰坊-青島和佛山-廣州。
在TOP10 線路中,珠三角6條,長三角2條,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各1條,這印證了珠三角的跨城通勤規模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深莞、深惠、廣深、廣莞、廣佛等路線的通勤熱度高,形成多點發散,密集交織的密集通勤網絡。“住在臨城、工作在核心城市”的雙城生活模式在珠三角、大灣區已蔚然成風。
而從珠三角主要城市的與周邊城市跨城通勤聯系來看:以廣州為目的地的跨城通勤Top10出發城市中,前五依次為深圳、東莞、佛山、清遠、惠州,其中,深圳-廣州和東莞-廣州這兩條線路的順風車跨城通勤規模接近,這一定程度展現廣州、深圳、東莞三城之間的密切聯系。
以深圳為目的地的跨城通勤Top10出發城市,前五依次是東莞、惠州、廣州、佛山和中山。搭順風車從深圳前往東莞、惠州、中山三城,預計時長均約1小時-1.5小時左右,且一站直達省去輾轉。連接珠江口兩岸的深中通道開通,讓深圳、中山、廣州、惠州等城市之間跨城通勤更為便捷。
長三角兩條線路入圍跨城通勤Top10 滬蘇杭對周邊輻射效應顯著
《報告》顯示,跨城通勤熱門往返線路前十中,蘇州-上海,無錫-蘇州這兩條位于長三角城市群。此外,南通-上海、杭州-嘉興、蘇州-南通、紹興-杭州、杭州-上海這些長三角的跨城通勤線路,通勤規模也位居全國前列。
上述線路一定程度印證了長三角城市群的各省之間,各城市之間的通勤聯系:江蘇,浙江兩省之間跨省通勤已形成較大規模,區域內呈現多中心格局,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南通等城市之間通勤往來密切,跨城和跨省成為很多上班族的日常。
在以上海為目的地的跨城通勤Top10出發城市中,前五依次是蘇州、南通、杭州、嘉興、無錫,第六至第十依次為寧波、泰州、鹽城、湖州和紹興。蘇州-上海通勤規模大幅領先,很多上班族選擇蘇州居住,上海上班。
以杭州為目的地的跨城通勤Top10出發城市中,前五依次是嘉興、紹興、上海、金華和湖州,前十還包括寧波、蘇州、無錫、衢州和南通。
而蘇州作為在跨城通勤線路Top10中,兩條長三角線路均出現的城市,其與江蘇南通及泰州、浙江杭州及嘉興的通勤往來也較為高頻,充分展現了“中國最強地級市”在加速長三角城市群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京津冀 :北京-廊坊、北京-天津、天津-廊坊 跨城通勤熱度高
在跨城通勤熱門往返線路前十中、廊坊-北京居第三,且通勤規模與蘇州-上海線路接近,這充分印證了廊坊與北京的密切通勤聯系。此外,天津-北京在跨城通勤熱門往返線路列第12,規模也居較前列。
從整個京津冀地區看,順風車跨城通勤分布較集中,超六成集中在廊坊-北京、天津-北京,以及廊坊-天津這三條往返線路。
以北京為目的地的跨城通勤 Top10 出發城市,前五依次為廊坊、天津、保定、張家口和滄州。第六至第十包括唐山、石家莊、衡水、承德、邢臺。燕郊到國貿駕車僅約30公里,且廊坊的生活成本優勢明顯,因此形成龐大的廊坊-北京的雙城生活族。
以天津為目的地的跨城通勤 Top10 出發城市,前五依次是北京、廊坊、滄州、唐山和保定,且在 Top10 城市前往天津的通勤訂單總量中,北京-天津訂單占比超五成,這一定程度反映出京津通勤的高頻剛需。順風車一站直達,幫助京津雙城族提升了通勤品質和效率。
成渝:跨城通勤呈現雙核特征,德陽-成都,眉山-成都 居前列
盡管跨城通勤熱門線路Top10中暫無成渝地區線路,但德陽-成都、眉山-成都的跨城通勤規模也位居較為前列,分列第14和第22。
成渝地區跨城通勤呈現典型雙核特征,成都和重慶各自輻射周邊多個城市。在以重慶為目的地的跨城通勤Top10出發城市中,前五依次是廣安、成都、遂寧、南充、瀘州,其中,廣安和成都前往重慶的跨城通勤熱度,大幅領先Top10中其他前往重慶的城市。
在以成都為目的地的跨城通勤Top10出發城市中,前五依次是德陽、眉山、綿陽、資陽和重慶,其中德陽和眉山與成都的通勤規模在top10中大幅領先。此外,Top10還包括內江、遂寧、南充、樂山和雅安等城市。
山東半島:濰坊-青島位列Top10中第9 青島、濟南帶動周邊跨城通勤
此次順風車跨城通勤往返線路Top10中,濰坊-青島位列第9,這一定程度展現了山東半島城市群近年融合發展的最新現狀。
青島和濟南兩大城市各自輻射周邊城市形成都市圈,帶動跨城通勤,比如從濰坊、煙臺往返青島,泰安、德州往返濟南。
以青島為例,以青島為目的地的跨城通勤Top10出發城市中,濰坊、煙臺、日照、臨沂和威海位列前五。
上述跨城通勤熱門往返線路,主要城市群的順風車跨城通勤規模排名,一定程度印證了各地區域一體化,帶動了人才資源流動,促進了更多順風車跨城跨省通勤。
隨著區域一體化加速和理性消費理念普及,順風車將為構建“一小時品質生活圈”注入更多創新力量,并作為“另一種通勤方式”被越來越多上班族認可,其帶來的不止是快捷舒適的“順風抵達”,還有職場同路人的溫暖愉悅。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