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云臺山垃圾中轉站有點“民國范”
摘要:昨日上午,在位于云臺山腳下的云臺山路旁記者看到,道路東側有一排新建的民國式建筑,青磚灰瓦古色古香,有一座居民生活垃圾中轉站就坐落在這排建筑之中。據介紹,云臺山站也是我市目前唯一的一座仿古建筑的垃圾中轉站。
金山網訊 ?一提起垃圾中轉站,估計不少市民第一反應就會覺得那是個“臟、亂、差”的地方。可是近日,市區有這么一座內部環境比較干凈,外觀看起來又很有“民國范”的垃圾中轉站正式投入了使用。
昨日上午,在位于云臺山腳下的云臺山路旁記者看到,道路東側有一排新建的民國式建筑,青磚灰瓦古色古香,要不是刻意去尋找,還真想不到有一座居民生活垃圾中轉站就坐落在這排建筑之中。
在中轉站內,一輛電動三輪垃圾車正傾倒垃圾。倒完后,環衛工人立即把傾倒時不小心散落在地上的垃圾清掃完畢。
記者了解到,云臺山垃圾中轉站建于2005年。今年5月份,中轉站開始外觀和內部改造。經過近半年的施工,如今改造完畢的垃圾中轉站于本周初正式重新投入使用,擔負起周邊居民生活垃圾中轉外運的“重任”。
據潤州區環衛所相關負責人施澎介紹,之所以讓垃圾中轉站看起來也有“民國范”,是因為該垃圾中轉站坐落在云臺山風景區內,墻體的外觀設計采用民國建筑式樣,是為了與周邊的景區建筑協調統一,融為一體。
施澎表示,云臺山垃圾中轉站不僅外觀樣式新穎,其內部的機械設備性能也強。原先的用于壓縮垃圾的立式壓縮機換成了側式壓縮機,用來存儲垃圾的儲料器的進料口容積也比以前增大了許多。垃圾清運工進站傾倒垃圾,比過去方便了許多。比如一輛農用三輪車拖來近2噸的垃圾,以前要分兩到三次才能傾倒完,如今只要一次就能倒完。大大縮短了作業時間。
目前,云臺山垃圾中轉站的日均垃圾中轉量達到70余噸,比改造之前的日均垃圾中轉量多出了10%。由于更換了側式壓縮機,地面上的機器部件體積大大縮小,這樣也便于清理和打掃,有利于保持站內的環境整潔。
施澎介紹,云臺山站也是我市目前唯一的一座仿古建筑的垃圾中轉站。(萬二順 孫晨飛)
責任編輯:耿業宏